[发明专利]一种存量垃圾填埋场垃圾堆体内部气体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6688.0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2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江波;陈瑞;郑书星;赵文阀;龚博文;刘青松;葛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1/00 | 分类号: | B09B1/00;B08B15/00;B01D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存量 垃圾 填埋场 垃圾堆 体内 气体 收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存量垃圾填埋场垃圾堆体内部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体收集管(1),所述气体收集管(1)包括有纵向插入管(101)和导流收集管(102),所述纵向插入管(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流通控制组件(4),且导流收集管(102)固定连接在纵向插入管(101)管体顶部的侧面;
气体收集装置,所述气体收集装置包括有压缩泵、集气箱和控制装置,且导流收集管(102)与压缩泵的吸气管连接,压缩泵的出气管连接在集气箱的内部,集气箱通过管道与气体净化器连接,且压缩泵与外部电源和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控制杆(2),所述控制杆(2)的顶端转动连接在纵向插入管(101)的管体顶部,且控制杆(2)的杆体外部固定连接有气体导向组件(3);
所述气体导向组件(3)包括有:
通断片(301),通断片(301)固定连接在控制杆(2)杆体的中部;
封堵片(302),封堵片(302)固定连接在控制杆(2)的杆体外部,且封堵片(302)位于通断片(301)的底部;
所述流通控制组件(4)包括有:
保护外罩(401),保护外罩(401)固定连接在纵向插入管(101)管体的底部;
集气块(402),集气块(402)插接在保护外罩(401)的内部,且集气块(402)的块体内部设有防护滤芯,集气块(402)设有两个,且两个集气块(402)在保护外罩(401)的内部对称分布;
钻杆(403),钻杆(403)固定连接在保护外罩(401)的底部,且控制杆(2)的底端转动连接在钻杆(403)的内部;
所述封堵片(302)设有两片,且两片封堵片(302)分别位于保护外罩(401)的顶部和底部位置,集气块(402)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定位柱(4021),保护外罩(40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长条形的定位槽(4011),且封堵片(302)的片体设有弧形的控制槽(3021),定位柱(4021)穿过定位槽(4011),且定位柱(4021)插接在控制槽(3021)的内部;
所述保护外罩(401)的罩体内部设有导气槽(4012),且导气槽(4012)的槽体形状为“J”形,顶部封堵片(302)的片体设有出气槽(30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存量垃圾填埋场垃圾堆体内部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插入管(101)的管体内部设有分腔壁(1011),且分腔壁(1011)固定连接在纵向插入管(101)内的顶部,分腔壁(1011)由圆筒形的分腔筒(10111)和圆片形的分腔板(10112)组成,且通断片(301)贴合在分腔板(10112)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存量垃圾填埋场垃圾堆体内部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腔板(10112)和通断片(301)的内部均设有一组启闭槽(1012),每组启闭槽(1012)设有两个,且两个启闭槽(1012)为对称设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存量垃圾填埋场垃圾堆体内部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腔板(10112)的启闭槽(1012)和保护外罩(401)的导气槽(4012)的夹角角度为九十度,且通断片(301)的启闭槽(1012)和顶部封堵片(302)的出气槽(3022)的夹角角度为九十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存量垃圾填埋场垃圾堆体内部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块(402)的块体两侧均设有轨道块(4022),且轨道块(4022)的截面形状为“T”形,保护外罩(401)的内部设有轨道槽(4013),轨道块(4022)插接在轨道槽(4013)的内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存量垃圾填埋场垃圾堆体内部气体收集装置的气体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该装置直接插入到垃圾堆体的内部,将导流收集管(102)连接在压缩泵的进气管上;
步骤2、当需要收集垃圾堆体的内部因为垃圾分解产生的气体时,转动控制杆(2)使集气块(402)伸出保护外罩(401)的内部;
步骤3、当控制杆(2)转动时,控制杆(2)的封堵片(302)的控制槽(3021)能够通过定位柱(4021)带动集气块(402)沿着定位槽(4011)直线移动伸出保护外罩(401)的内部,对垃圾堆体内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
步骤4、当集气块(402)伸出使用时,导气槽(4012)顶部开口与出气槽(3022)的槽体重合,且两组启闭槽(1012)的槽体重合,气体能够通过导气槽(4012)和启闭槽(1012)进入到分腔壁(1011)外部腔体内,压缩泵通过导流收集管(102)抽出纵向插入管(101)的内部,实现气体的收集和净化;
步骤5、当不在需要收集垃圾堆体的内部因为垃圾分解产生的气体时,反转控制杆(2)时集气块(402)能够自动收缩进保护外罩(401)的内部复位;
步骤6、当集气块(402)收缩在保护外罩(401)的内部,导气槽(4012)顶部开口与出气槽(3022)的槽体错位,且两组启闭槽(1012)的槽体错位,使得此时气体不会在进入装置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668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