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氟芳香醚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6122.8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0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民;宋蔚昌;韩文锋;朱雨涛;严鹏飞;张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诺亚氟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1/06 | 分类号: | C07C41/06;C07C43/225;B01J3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0032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香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芳香醚的合成方法,它将极性非质子溶剂、氟代苯酚以及碱性离子液体投入反应釜中,密封反应釜后用高纯氮气将釜内空气置换完全,搅拌下加热至反应温度,然后加入全氟烯烃,反应一定时间后冷却出料,所得混合溶液先用蒸馏水洗涤,静置分层,取下层有机相,用干燥剂干燥,然后精馏并收集120~200℃馏分,即得含氟芳香醚产物;取上层水相,浓缩除水后回收得到的碱性离子液体回用于反应中进行循环利用。在合成含氟烯醚的方法中,与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固体碱催化剂(KOH、NaOH等)相比,本发明使用的碱性离子液体是一种催化效率高、易于与产物分离、环境友好的催化剂,可简化生产工艺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化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氟精细化学品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氟芳香醚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氢氟醚(HFE)是一种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等杂原子的醚类化合物的总称。其ODP为零,GWP低,且大气停留时间很短,被认为是理想的第三代ODS替代品之一。除优良的环境性质外,氢氟醚还具有无毒、无腐蚀性、不燃、不产生烟尘、材料相容性好等特点,且易于储藏和运输,具有其他替代品无可比拟的优势。
氢氟醚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可作为清洗剂、发泡剂、制冷剂、干蚀刻剂、麻醉剂、电池的电解质组分等使用。含氟醚类清洗剂是目前国际上最环保、绿色,且对臭氧层无破坏,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确定的氟利昂替代物清单中被指定为可无限制使用,代表性产品有3M公司的HFE-7100和HFE-7200。氢氟醚还可用作数据中心沉浸式冷却的冷却液,测试结果表明使用氢氟醚冷却液能大幅降低能源使用,并缩小数据中心空间规模,优化服务器硬件性能。
氢氟醚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如:(1)金属氟化物或氟单质对醚类化合物进行氟化;(2)醚化合物进行电化学氟化;(3)含氟醇与卤代烃催化反应;(4)醇/含氟醇与含氟烯烃的反应等。路线(1)生产过程产生HF,腐蚀性大,对反应设备要求苛刻。路线(2)能耗高,并且收率低。路线(3)虽然可以采用,但大多数反应时间长,反应温度高,收率低。相比较而言,仅有路线(4)醇/含氟醇与含氟烯烃的反应是比较简单,而且收率较高,是目前制备含氟醚的主要方法。
中国专利CN105906489A公开了一种同时制备氢氟醚及含氟烯醚的方法,含氟烯烃与醇在溶剂中于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所述的催化剂是NaOH、KOH或离子交换树脂中的一种,在90~120℃反应,反应压力为0.5~0.8Mpa,结束反应后经蒸馏分离分别得到氢氟醚和含氟烯醚产品。专利CN112142572A公开了一种合成氢氟醚的连续化工艺装置和方法,首先在反应釜内连续通入融了一定量催化剂(催化剂为钠、钾的氢氧化物中的一种或混合物)的原料醇和四氟乙烯反应,然后经过一定停留时间后,连续出料经过薄膜蒸发器进行分离,产品和原料变成气相后去精馏系统,然后原料醇返回原料罐,废催化剂形成固相盐去废催化剂罐,剩下的液相溶剂通过循环泵回流至反应重复利用。这些方法采用固体碱作催化剂,反应结束后需加入硫酸或盐酸等无机酸进行中和,才能将其从产物中分离出去,这样会导致生产工艺复杂、且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污染环境。
日本Yasuhisa Matsukawa课题组首先报道了在中性条件下,使用Pd(PPh3)4作为六氟丙烯与醇反应制备氢氟醚的催化剂,反应过程中不会产生含氟烯醚等副产物,以(CF3)2CHOH或C6H5OH作为原料进行反应,相应氢氟醚的产率高达100%(Angew.Chem.Int.Ed.2005,44,1128-1130)。但是以贵金属Pd为催化剂,价格较昂贵,且均相Pd催化剂无法回收循环使用,这直接增加了生产成本,不利于工业化放大。另外,绝大多数文献报道的都是脂肪族氢氟醚的合成,关于芳香族氢氟醚的合成鲜有报道。专利CN102643177A中公开了一种芳香族氢氟醚的制备方法,采用酚类化合物和四氟乙烯为原料,所述酚类化合物为对甲酚、间溴苯酚、4-氯苯酚等,在醇钠类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加成反应,使用的醇钠类催化剂比传统无机强碱氢氧化钾具有更佳的催化效果,但是其具有腐蚀性、可燃性,且需严格控制反应体系内氧含量,反应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诺亚氟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诺亚氟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61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