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压互感器的超差在线辨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5972.6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9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窦峭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8 | 分类号: | G06F16/28;G06F16/245;G06Q10/00;G06Q50/06;G06F17/15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范三霞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互感器 在线 辨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压互感器的超差在线辨识方法,在将变电站内多台VT的二次测量输出值转换为监测统计量的基础上,建立监测统计量与各VT误差变化量的映射关系。以VT首检报告误差值与VT档案信息误差规定限值的差值作为判断VT误差状态的误差变化限值,再利用映射关系,将误差变化限值转换为监测统计量,以各VT对监测统计量的贡献率大小划定多条控制限,超限VT视为疑似超差,对于疑似超差的VT,进一步确定是否超差。本发明的应用可使长期运行过程中超差VT的检测摆脱对计划性停电与实物标准器的双重依赖,有助于及时发现超差VT,指导电力公司的运维工作,推动输变电设备精准检修,为电能贸易公平及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设备状态评估与故障诊断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压互感器的超差在线辨识方法。
背景技术
电压互感器(VT)是将高电压转换为低电压的进而实现测量的通用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VT的计量误差可能发生劣化,直至超出档案信息误差规定限值,导致超差故障的发生。超差会引发由电压、电流数据计算得到的电能量出现偏差,可能引发巨额电能贸易纠纷,同时,也可能引起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介入失当与动作异常,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的失稳和裂解。因此,及时发现并更换超差VT十分重要。
为辨识超差VT,当前检定规程要求采用离线检测方法。该方法在VT入网前和在后续运行过程中以4年为周期强制开展首次检定(首检)和周期性检定(周检),通过与高精度标准器比对,评估被检测VT误差值,出具检测报告。离线检测方法优势在于不仅能够检测误差值变化,还能够发现超差,因此,离线检测结果是制定超差VT检修计划的依据。但该方法缺陷是需停电开展,由于计划性停电窗口少、时间短,造成离线检测难以按期完成,无法为制定检修计划提供依据。为摆脱超差故障检测对计划性停电的依赖,不停电的VT误差在线评估方法被提出并迅速成为研究热点。
现有研究成果划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基于精确建模、基于信号处理和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方法。精确建模法基于已知的电力系统精确等效模型,建立方程组求解未知的互感器误差。此类方法建模所需的电网高精度等效参数难以获得,工程应用难度大;信号处理法利用小波变换、频移算法、集成滤波等方法分析单台互感器的输出信号识别误差变化。该类方法不依赖精确等效参数,但仅能发现VT的误差突变,无法发现误差渐变,工程适用性较弱。
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评估方法旨在检测测量误差漂移,以同一变电站内存在电气物理联系的VT群体为评估对象,以群体内的物理相关性为约束条件,通过多元统计方法协同分析VT群体输出的二次测量电压实时规模化数据中蕴含的信息,挖掘跟踪约束关系的实时状态,利用信息物理融合方法实现对VT个体运行误差变化的在线评估。但当前,该方法仅能判断VT误差的变化与否,不能判断VT是否超过允许的误差范围,原因如下:1、该方法不能得到误差的绝对值大小。由于仅使用VT的测量值进行评估,不知道误差初值,只能从统计量的变化判断误差状态是否发生了相对变化,而无法得到误差的绝对值,因此不能判断误差异常变化后是否超出允许的误差范围。2、不能判断误差的变化量大小。当前方法是将测量数据转换为监测统计量,依据建模数据与监测数据的监测统计量变化判定是否发生误差变化,未建立监测统计量与误差变化量的量化关系,只能从统计量变化中判断误差是否发生变化,因此不能获取误差变化量的大小。综上,上述方法无法评估误差值,故不具备超差VT的辨识能力,无法指导制定检修计划。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59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