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接地电阻智能检测及分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4867.0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4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毅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D21/02;G01R2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惠科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81 | 代理人: | 袁晓哲 |
地址: |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接地 电阻 智能 检测 分析 系统 | ||
1.一种变电站接地电阻智能检测及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远程终端发出的操作指令控制系统进行相应的检测与数据处理操作,同时用于对电阻检测与数据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相应数据信息进行处理;
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对电阻检测与环境数据采集过程中得到的阻值信息与环境信息进行存储,同时用于存储历史检测信息;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执行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发出的操作指令,对变电站接地电阻周围的环境信息进行采集与处理,并将采集结果传递至所述中央处理单元;
电阻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发出的操作指令,对变电站接地电阻的阻值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所述中央处理单元;
数据对比单元,用于提取所述数据存储单元存储的历史检测信息,并将其与当前检测数据进行对比与分析,得到变电站接地电阻的阻值变化情况,并将变化情况传递至所述中央处理单元;
远程通讯单元,用于接收远程控制终端发出的操作指令,同时用于向远程控制终端传递检测数据结果;
分析结果输出单元,用于对分析结果进行输出,同时自动生成监测报告和给出结论,并监测各项数据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通过报告给出解决措施;各项数据包括接地电阻、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势;
所述数据存储单元、数据采集单元、电阻检测单元、数据对比单元、远程通讯单元均与中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通过远程通讯单元与远程控制终端实现数据与指令的传输;
所述数据存储单元包括本地存储模块和云端存储模块,所述本地存储模块用于通过本地磁盘对变电站接地电阻检测信息与变电站接地电阻周围环境信息进行存储,所述云端存储模块用于通过云端数据库对变电站接地电阻检测信息与变电站接地电阻周围环境信息进行存储;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酸碱度采集模块和密度指标采集模块,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变电站接地电阻周围的环境温度数据进行采集,所述湿度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湿度传感器对变电站接地电阻周围的环境湿度数据进行采集,所述酸碱度采集模块用于通过酸碱度传感器对变电站接地电阻周围的土壤酸碱度数据进行采集,所述密度指标采集模块用于通过土壤密度计对变电站接地电阻周围的土壤密度指标数据进行采集;
所述电阻检测单元包括工频电流测量模块、实际零位区测量模块和对地电压测量模块,所述工频电流测量模块用于通过电流表对变电站接地装置流入地中的工频电流进行测量,所述实际零位区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变电站接地装置的实际零位区与变电站地中电流场的实际零位区,所述对地电压测量模块用于计算变电站接地装置的实际零位区与变电站地中电流场的实际零位区之间的电位差,即对地电压;通过对地电压与工频电流之比测量变电站接地电阻阻值;
所述数据对比单元包括阻值对比模块和环境对比模块,所述阻值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电阻检测单元得到的当前变电站接地电阻阻值与历史变电站接地电阻阻值进行对比,所述环境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当前变电站接地电阻周围环境信息与历史变电站接地电阻周围环境信息进行对比,得到相同的环境信息下,当前阻值与历史阻值之间的变化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接地电阻智能检测及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通讯单元包括WiFi通讯模块、5G通讯模块和4G通讯模块,所述WiFi通讯模块用于通过WiFi网络对中央处理单元与远程控制终端进行数据指令传输,所述5G通讯模块用于通过5G网络对中央处理单元与远程控制终端进行数据指令传输,所述4G通讯模块用于通过4G网络对中央处理单元与远程控制终端进行数据指令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接地电阻智能检测及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结果输出单元包括报告生成模块和数据监测模块,所述报告生成模块用于对分析结果进行输出,并生成监测报告和给出结论,所述数据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接地电阻、跨步电压、接触电势是否满足要求,同时用于当数据不满足要求时,传递信息给报告生成模块,使其给出解决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毅,未经陈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48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气道的箔式线圈绕制模具
- 下一篇:发射探针及用于等离子体诊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