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化废水分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4472.0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0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杨积志;裴文;李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林晓青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化 废水 分离 系统 | ||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焦化废水分离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未溶解油分离模块、氨气脱除模块、大分子有机物分离模块、COD调节模块、镁钙离子去除模块以及结晶析出模块;其中,所述未溶解油分离模块用于分离出焦化废水中的未溶解油,随后依次在所述氨气脱除模块脱除废水中的氨气、在所述大分子有机物分离模块去除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杂质、在所述镁钙离子去除模块去除镁钙离子及其化合物,最后由所述结晶析出模块析出浓液中的盐后得到清液。本发明通过焦化废水分离系统整体的模块分布,以及各模块的具体结构或工艺,实现了该系统工艺路线短、工艺先进、成本低、分离精度高且性能可靠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化工行业废水过滤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焦化废水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煤化工行业会产生诸多类型的废水,例如剩余氨水、循环冷却水排水、生活污水、其它含油废水等,其中剩余氨水量较大,约占废水总量的一半以上。行业内一般通过陶瓷膜过滤器分离剩余氨水中的游离态油,此后剩余氨水进入蒸氨系统蒸氨,与其他废水一同进入调节池,再经过气浮、加药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悬浮油等杂质,此后进入生化系统(好氧池、厌氧池、序批式沉淀池、芬顿反应池、芬顿沉淀池、清水池)。此时废水中仍含有盐离子,无法达到零排放要求,存在工艺路线长、需要加药、能耗高、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此外,油的存在形式可以分为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四类。目前根据油的不同性质相继开发了不同的除油技术,按照处理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其中物理除油方法在焦化行业装置的回用含油废水处理及深度预处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重力分离法、过滤法、膜分离法、粗粒化法等。重力法操作简单、应用范围最广,但随着装置生产指标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加工劣质油带来的乳化油问题,当前已不能满足对除油指标或者连续运转周期的要求,所以急需新型高效除油设施以应对装置生产指标的提高及满足含油废水除油的要求。
因此,能否设计一种焦化废水分离系统,工艺路线短、工艺先进、成本低、分离精度高且性能可靠,是本专利想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焦化废水分离系统,实现了该系统工艺路线短、工艺先进、成本低、分离精度高且性能可靠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焦化废水分离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未溶解油分离模块、氨气脱除模块、大分子有机物分离模块、COD调节模块、镁钙离子去除模块以及结晶析出模块;其中,所述未溶解油分离模块用于分离出焦化废水中的未溶解油,随后依次在所述氨气脱除模块脱除废水中的氨气、在所述大分子有机物分离模块去除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杂质、在所述镁钙离子去除模块去除镁钙离子及其化合物,最后由所述结晶析出模块析出浓液中的盐后得到清液。
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焦化废水分离系统,一方面,通过未溶解油分离模块预先去除焦化废水中的煤焦油和悬浮物等未溶解油,使后序工艺不需要再添加化学药品去除。另一方面,在大分子有机物分离模块去除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杂质的同时,可降低COD值,使COD调节模块处理负荷低于常规技术路线的负荷。此外,经过结晶析出模块可析出一价盐(氯化钠)和二价盐(硫酸钠)最后得到可回收利用的清液,实现系统废水零排放。进而实现了该系统工艺路线短、工艺先进、成本低、分离精度高且性能可靠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未溶解油分离模块包括相分离器,所述相分离器呈中空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混合液入口和混合液出口,在靠近所述混合液出口的一端具有相对设置的轻相出口和重相出口,且所述重相出口低于所述轻相出口;所述相分离器内由所述混合液入口至所述混合液出口依次包括纤维倍增段、特殊板组段和沉降段,所述重相出口和所述轻相出口位于所述沉降段;其中,所述纤维倍增段和所述特殊板组段用于将焦化废水中游离态的细小油滴凝聚成大油滴,并在所述沉降段利用重力分离出水相和油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4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