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eta分析自动数据预处理和参数设置软件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4310.7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4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邓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50/70 | 分类号: | G16H50/70;G16H70/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智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3 | 代理人: | 刘朵朵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eta 分析 自动 数据 预处理 参数设置 软件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eta分析自动数据预处理和参数设置软件及其应用,步骤:对输入数据的结构及数值特征进行校验;识别输入数据的类型及特征;根据输入数据的类型及特征设置效应量参数;根据效应量参数设置算法参数;将初始效应模型参数设置为固定效应模型后进行Meta分析,得到I2值统计量;根据I2值对效应模型参数进行设定,根据设定的效应模型参数确定其对应的效应量参数和算法参数,最终输出效应模型参数、效应量参数和算法参数完成参数自动设置过程。本发明的Meta分析自动数据预处理和参数设置软件,能够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高效率的Meta分析自动参数设置,进而能够实现高效率的自动Meta分析,极具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Meta分析自动数据预处理和参数设置软件程序及其应用,特别涉及一种Meta分析过程中数据预处理和参数设置的自动化方法、其软件程序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Meta分析(Meta-analysis,MA)是一种合并结果的统计学方法,在循证医学领域使用最普遍,如定量系统评价中,合并多个临床试验结果即使用该方法。
Meta分析通常使用计算机软件,Meta分析正常运行并得到正确结果需要合理设置效应量、算法和效应模型参数,参数选择依赖数据类型、数据特征和预分析结果等因素,目前均需要人工设置。如Cochrane协作网发布的Meta分析软件Revman 5.4中,用户录入数据后,需对数据的完整性、合规性进行人工审核,然后通过图形化交互界面(GUI)设置数据类型、效应量、算法和效应模型等参数,并且可能要在分析过程中多次反复调整参数,以获得最终正确结果。另外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命令行的方式设置分析参数,如在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R中,其执行Meta分析的命令:
Metaresult-metabin(event.e,n.e,event.c,n.c,sm=RR,comb.random=FALSE)
其中“event.e,n.e,event.c,n.c”、“sm=RR”、“comb.random=FALSE”即分别对数据结构、效应量和效应模型进行设置。尽管有些软件可以预设一些分析必须的默认参数,但尚不能做到根据输入数据的结构和特征,自动完成精确的参数匹配。
当执行零散的Meta分析任务时,人工设置参数不是Meta分析的大问题,但随着自动Meta分析时代的到来,需要在极短时间内连续完成多个Meta分析任务,这时人工数据预处理和参数设置就会中断数据处理程序,阻碍自动化工作进程,会直接影响Meta分析过程的连续性,导致运行效率下降,尤其是自动Meta分析的情况下,人工设置参数成为实现快速连续分析的最大障碍。
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显著提高Meta分析效率的完成Meta分析自动数据预处理和参数设置的方法极具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Meta分析软件需人工设置分析参数,大大影响Meta分析效率的缺陷,提供一种完成Meta分析自动数据预处理和参数设置的软件,进而实现无人工参与的快速连续的Meta分析过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Meta分析自动数据预处理和参数设置软件,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1)对输入数据的结构及数值特征进行校验;
(2)识别输入数据的类型及特征;
(3)根据输入数据的类型及特征设置效应量参数;
(4)根据效应量参数设置算法参数;
(5)将初始效应模型参数设置为固定效应模型后进行Meta分析,得到I2值统计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4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