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4104.6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5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涂建维;朱耀阳;阮泽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F30/13;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高海涛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结构 振动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被控的建筑结构,获取所述被控的建筑结构的位移、速度、加速响应以及控制力训练数据;
S2、设置深度学习的超参数取值,搭建LSTM深度学习网络框架;
S3、训练所述LSTM深度学习网络框架,并测试验证训练好的LSTM深度学习网络框架;
将所述被控的建筑结构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响应以及地震加速度作为输入值,将被控的建筑结构的下一时刻的控制力作为输出值对LSTM深度学习网络框架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LSTM深度学习网络框架,并通过向所述训练好的深度学习网络框架输入与训练相同的数据,得到LSTM输出并与理论计算控制力进行比较,验证LSTM深度学习网络框架的有效性,预测过程损失函数用均方误差MSE表示为:
式中:N为数据库大小;yt,分别为t时刻的实测值及预测值;
S4、根据所述被控的建筑结构的运动方程及状态空间方程建立LSTM智能控制器的仿真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的所述获取所述被控的建筑结构的位移、速度、加速响应以及控制力训练数据的方法包括:采用LQR算法以被控的建筑结构的状态空间方程搭建Simulink仿真平台,输入地震波加速度,获得结构有控状态下的位移、速度、加速响应及控制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的所述设置深度学习的超参数取值的方法包括:根据以往相关案例的经验取值确定各超参数的大致范围,对各超参数在经验范围内进行试算,以LSTM训练的均方误差MSE最小值为标准,确定超参数取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的所述LSTM深度学习网络框架包括序列输入层、长短时记忆网络层、防过拟合层、全连接层以及回归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步骤的训练所述LSTM深度学习网络框架之前还包括对数据进行max-min归一化处理,降低异常数据影响及过拟合概率,并提高收敛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的所述建立LSTM智能控制器的仿真系统的方法包括:以编写S-function函数的形式将LSTM智能控制器嵌入所述被控的建筑结构的仿真系统,所述仿真系统的输入为地震加速度,使用LSTM智能控制器采集响应反馈对建筑结构施加控制力,实时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
7.一种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振动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410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将硬件粘结到车辆玻璃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压电变摩擦的粘滞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