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盖窗和具有该盖窗的柔性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1663.1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6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田昌雨;张世镇;朴柱慧;李宛洙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B32B27/40;B32B27/18;B32B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庞东成;褚瑶杨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柔性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盖窗和具有该盖窗的柔性显示装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盖窗包括:具有第一模量的第一层、设置在第一层上并且具有小于第一模量的第二模量的第二层、以及设置在第二层上并且具有等于或大于第一模量的第三模量的第三层,并且其中,第三层包含纳米颗粒‑聚氨酯复合物,在所述复合物中,聚氨酯通过共价键与纳米颗粒结合。因此,本发明的盖窗提供以下效果:可以折叠和卷曲,具有优异的表面特性和抗压复原性以及优异的光学特性。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7月14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20-0086879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盖窗和具有该盖窗的柔性显示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高表面硬度、优异的卷曲性、优异的抗压复原性和优异的光学特性的盖窗,以及具有该盖窗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进入信息时代,在视觉上表现电信息信号的显示领域得到飞速发展,为此,已经开发了各种具有如薄厚度、轻量和低功耗等优异性能的显示装置。这种显示装置的具体实例包括液晶显示装置(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装置(PDP)、场发射显示装置(FED)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LED)等。
近来,显示装置的形状或尺寸逐渐多样化,尤其是,对于即使显示装置被折叠或卷曲也能保持显示性能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关注不断增加。鉴于这种关注,正在积极进行对具有特定曲率半径的面板、固定装置和盖窗的研究和开发。
具体而言,盖窗是从显示装置的外围暴露给用户的部件。因此,希望使用具有优异的外观特性的盖板玻璃,但由于玻璃材料的特性,几乎不可能实现折叠性或卷曲性。
因此,已经提出了将提高表面硬度的硬涂层施加到如透明聚酰亚胺等聚合物膜的盖窗。然而,施加有硬涂层的聚合物膜在缓解卷曲过程中施加到整个区域的应力方面也存在限制,因此难以应用于可卷曲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实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盖窗,其可折叠且可卷曲,具有优异的表面特性并且具有优异的抗压回弹特性和优异的光学特性。
本发明要实现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盖窗的柔性显示装置,该盖窗能够有效地去除在折叠或卷曲过程中施加到盖窗上的应力,并且具有优异的表面特性和光学特性。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以下描述可以清楚地理解以上未提及的其他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盖窗包括:具有第一模量的第一层、设置在第一层上并且具有小于第一模量的第二模量的第二层、以及设置在第二层上并且具有等于或大于第一模量的第三模量的第三层,并且其中,第三层包含纳米颗粒-聚氨酯复合物,在所述复合物中,聚氨酯通过共价键与纳米颗粒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盖窗,该盖窗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具有第一模量的第一层、设置在第一层上并且具有小于第一模量的第二模量的第二层、以及设置在第二层上并且具有等于或大于第一模量的第三模量的第三层,并且其中,第三层包含纳米颗粒-聚氨酯复合物,在所述复合物中,聚氨酯通过共价键与纳米颗粒结合。
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其他详细事项包括在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中。
根据本发明,盖窗具有包含弹性优异的聚氨酯的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层叠的结构。第一层提供优异的拉伸性能,第二层提供优异的抗压回弹特性,第三层包含聚氨酯通过共价键与纳米颗粒结合的纳米颗粒-聚氨酯复合物,从而提供优异的滑动性和表面硬度。此外,在本发明的盖窗中,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基于聚氨酯形成,使得界面之间的粘合性和光学特性优异。
根据本发明,上述盖窗设置在显示面板上,从而可以有效地去除当显示装置被折叠或卷曲时施加到盖窗的应力并且表面特性优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16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促进光合生物生长的培养体系与方法
- 下一篇:功率放大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