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砂岩地层围堰引孔防漏渣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1225.5 | 申请日: | 2021-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2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何神彪;汶涛;任晓锋;张凯江;张鑫;何涛;赵琛;赵佩力;刘展宏;吴坤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广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E02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牟建鑫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岩 地层 围堰 防漏 施工工艺 | ||
1.一种砂岩地层围堰引孔防漏渣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
a.测绘人员对于待进行围堰施工的河床(1)位置进行测绘、标定;
b.将各组相同规格的临时钢护筒(2)及相同规格的防漏渣钢护筒(3)向施工现场进行输送,将打夯机安装在驳船上,驾驶驳船行驶至标定的各处位置,将临时钢护筒(2)向河床(1)内进行插打,临时钢护筒(2)逐渐打入至设计要求的深度,此时临时钢护筒(2)的上端部伸出水面;
c.将安装有打夯机的驳船驶离打桩位置,将安装有旋挖机的驳船靠近该位置,此时旋挖机上的钻杆竖直插接入临时钢护筒(2)内部,驱动钻杆转动,使旋挖机对临时钢护筒(2)底部的河床(1)进行钻孔,钻杆多次进行提拉,使临时钢护筒(2)内部的淤泥不断从临时钢护筒(2)内部提出;
d.将防漏渣钢护筒(3)向临时钢护筒(2)内部吊装,防漏渣钢护筒(3)的下端部与开挖的孔底抵接,向防漏渣钢护筒(3)内部进行混凝土砂浆的灌注,混凝土砂浆对防漏渣钢护筒(3)进行填充;
e.待防漏渣钢护筒(3)内部的砂浆凝固后,将临时钢护筒(2)从河床(1)位置拔出,此时防漏渣钢护筒(3)竖直插接在河床(1)上;对下一组的临时钢护筒(2)进行插打,第二组临时钢护筒(2)的轴线位置与第一组临时钢护筒(2)的轴线之间的具有一定的距离;将第二组临时钢护筒(2)插打入河床(1)中,参照第一组临时钢护筒(2)的施工过程,进行临时钢护筒(2)位置的旋挖作业,并进行防漏渣钢护筒(3)向临时钢护筒(2)内部的吊装插接,并向防漏渣钢护筒(3)内部进行混凝土砂浆的灌注;
f.待防漏渣钢护筒(3)内部的砂浆凝固后,将临时钢护筒(2)从河床(1)位置拔出,此时防漏渣钢护筒(3)竖直插接在河床(1)上;再参照上述过程,对下一组的临时钢护筒(2)进行插打,第二组临时钢护筒(2)的轴线位置与第一组临时钢护筒(2)的轴线之间的具有一定的距离;将第二组临时钢护筒(2)插打入河床(1)中,参照第一组临时钢护筒(2)的施工过程,进行临时钢护筒(2)位置的旋挖作业,并进行防漏渣钢护筒(3)向临时钢护筒(2)内部的插接,并向防漏渣钢护筒(3)内部进行混凝土砂浆的灌注;
g.逐次对划定区域的四周完成各组防漏渣钢护筒(3)的施工;此时集中进行各组临时钢护筒(2)的插打,相邻两组防漏渣钢护筒(3)之间的进行一组临时钢护筒(2)的插打,插打的临时钢护筒(2)竖直设置,临时钢护筒(2)的外周面与两侧的各组防漏渣钢护筒(3)弧形面保持贴合;逐次完成对各组临时钢护筒(2)的插打,借助旋挖机将临时钢护筒(2)内部的沙粒进行清理,最后灌注混凝土砂浆,实现对划定区域四周围堰的全部施工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岩地层围堰引孔防漏渣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打夯机及旋挖机同时安装在驳船上,打夯机及旋挖机关于驳船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砂岩地层围堰引孔防漏渣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渣钢护筒(3)包括均为两组的第一弧形板(31)及第二弧形板(32),所述第一弧形板(31)及所述第二弧形板(32)一体焊接成型,所述第一弧形板(3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板(32)的尺寸,所述第一弧形板(31)及所述第二弧形板(32)由一组完整的临时钢护筒(2)进行切割并一体焊接成型;当旋挖机完成临时钢护筒(2)内部的旋挖作业后,两组所述第一弧形板(31)与所述临时钢护筒(2)的内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砂岩地层围堰引孔防漏渣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第一弧形板(31)及所述第二弧形板(32)之间焊接成型有两组呈菱形的框体(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砂岩地层围堰引孔防漏渣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框体(4)相互靠近的一组边角进行焊接固定,各组所述框体(4)内部插接有连接板(41),所述连接板(41)与所述框体(4)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砂岩地层围堰引孔防漏渣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弧形板(31)的上端部均贯通开设有线孔(3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广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广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12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