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垃圾吨发电量的发电方法及其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0118.0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3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苏红岩;王晓;陈铁山;徐佳琪;宗新;牛兴旺;安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即墨)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G5/46;F23G5/50;F23G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韩丽萍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垃圾 发电量 发电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提升垃圾吨发电量的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垃圾堆放至垃圾仓内;垃圾仓内的地面向下深挖形成垃圾池;将垃圾仓分为若干垃圾堆料分区,每个垃圾堆料分区与一个垃圾仓卸料门对应;(2)将垃圾仓内的垃圾分别堆放至每个垃圾堆料分区并进行发酵;(3)将垃圾从垃圾仓内抓取至推料器后,通过推料器推料进垃圾焚烧炉排内进行焚烧。本发明的提升垃圾吨发电量的发电方法可以使得垃圾的吨发电量得到有效的提高,保证垃圾处理效果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垃圾吨发电量的发电方法及其发电系统,属于环境领域。
背景技术
面对世界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垃圾泛滥已成为城市的一大灾难。世界各国已不仅限于掩埋和销毁垃圾这种被动“防守”战术,而是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科学合理地综合处理利用垃圾。我国有丰富的垃圾资源,存在极大的潜在效益。全国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损失约近300亿元(运输费、处理费等)而将其综合利用却能创造2500亿元的效益。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运用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进行发电。据有关统计资料称,我国当今城市垃圾清运量已达1万亿t/a,若按平均低位热值2900kJ/kg,相当于1400万t标煤。如其中有1/4用于焚烧发电,年发电量可达60亿kwh,相当于安装了1200MW火电机组的发电量。无害化垃圾焚烧发电可实现垃圾无害化,斟为垃圾在高温(1000℃左右)下焚烧,可进行无菌和分解有害物质,且尾气经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较彻底地无害化。减量化垃圾焚烧后的残渣,只有原来容积的10%~30%,从而延长了填埋场的使用寿命,缓解了土地资源紧张状态。
垃圾的吨发电量是垃圾发电厂发电效率的重要指标,提高垃圾的吨发电量,不仅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保证经济效益,而且垃圾吨发电量大也标志着垃圾焚烧处理的彻底与否,所以提升垃圾吨发电量具有着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和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垃圾吨发电量的发电方法及其发电系统,可以使得垃圾的吨发电量得到有效的提高,保证垃圾处理效果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升垃圾吨发电量的发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垃圾堆放至垃圾仓内;垃圾仓内的地面向下深挖形成垃圾池;将垃圾仓分为若干垃圾堆料分区,每个垃圾堆料分区与一个垃圾仓卸料门对应;
(2)将垃圾仓内的垃圾分别堆放至每个垃圾堆料分区并进行发酵;
(3)将垃圾从垃圾仓内抓取至推料器后,通过推料器推料进垃圾焚烧炉排内进行焚烧;
(4)垃圾焚烧炉排的烟气通入到余热锅炉进行蒸汽加热,加热后的蒸汽通入到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在步骤2)的垃圾发酵过程中,在垃圾仓卸料大厅内、垃圾仓投料平台设置的换热器,通过换热器保持垃圾仓的室内温度并对对垃圾进行保温加热;将垃圾焚烧炉排的炉墙的冷却热风、垃圾焚烧炉排的一次风预热器热风分别引入垃圾仓的垃圾池内并对垃圾进行保温加热。
优化的,上述提升垃圾吨发电量的发电方法,将垃圾焚烧炉排的炉墙的冷却热风引入垃圾仓的垃圾池内:将垃圾焚烧炉排的炉墙冷却引风机出风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至垃圾仓内,炉墙冷却引风机出风口连接的连接管道的端部朝向垃圾堆料分区;
将垃圾焚烧炉排的一次风预热器热风引入垃圾仓的垃圾池内:将垃圾焚烧炉排的一次风预热器出口管道通过连接管道连接至垃圾仓内,一次风预热器出口管道连接的连接管道的端部朝向垃圾堆料分区。
优化的,上述提升垃圾吨发电量的发电方法,在步骤2)的垃圾发酵过程中,在垃圾仓内设置蒸汽加热管,蒸汽加热管的一端朝向垃圾堆料分区,蒸汽加热管的另一端与垃圾焚烧炉排的连排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即墨)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即墨)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01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