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电加热与余热加热装置及热水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9714.7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1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尹永生;刘勇;史爽;张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昌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10/30 | 分类号: | H02S10/30;F24H1/20;F24H9/00;F24H9/12;F24H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尹秀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伏电 加热 余热 装置 热水器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伏电加热与余热加热装置及热水器,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光伏组件、第一加热元件和集热组件,所述集热元件能够与所述光伏组件进行热量交换,收集光伏组件产生的热能,降低所述光伏组件的温度,避免所述光伏组件由于温度较高,影响所述光伏组件的光伏发电效率,使得所述光伏组件具有较高的光伏发电效率,有助于所述光伏组件产生更多的电能,使得所述加热装置能够产生的更多的热能。另外,所述加热装置利用所述集热组件收集所述光伏组件的热能,提高所述光伏组件光伏发电效率的同时,还能够利用集热组件收集的所述光伏组件产生的热能进行加热,起到余热利用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所述加热装置的工作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电加热与余热加热装置以及包括该光伏电加热与余热加热装置的热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光伏发电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以光伏电加热装置为代表,由于其具有安全、便捷、节能等优势已经被用户认可并广泛应用。
通常情况下,光伏电加热装置的工作过程包括:通过光伏电加热装置中的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再通过光伏电加热装置中的加热元件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转换为热能。根据光伏电加热装置的工作过程可知,光伏电加热装置产生的热能与光伏电加热装置中的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有关,而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又与光伏组件的光伏发电效率有关,光伏组件的光伏发电效率越大,光伏组件单位面积产生的电量越多,从而光伏电加热装置产生的热能越多,光伏电加热装置的工作性能越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电加热与余热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中的光伏组件的光伏发电效率较高,有助于所述加热装置能够产生较多的热能,使得所述加热装置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电加热与余热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包括:
光伏组件,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第一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与所述光伏组件相连,用于将所述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转换为热能;
集热组件,所述集热组件位于所述光伏组件第一侧表面,用于收集所述光伏组件产生的热能。
可选的,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保护层、第一粘接层、受光层和多个电池片,所述多个电池片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层粘接在所述受光层的第一侧表面,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多个电池片背离所述受光层的一侧,其中,所述保护层为柔性保护层,所述第一粘接层为柔性粘接层,所述受光层为柔性受光层,且所述多个电池片中相邻电池片之间具有空隙。
可选的,所述受光层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层,所述保护层为聚乙烯辛烯材料层,所述粘接层为聚乙烯辛烯材料层。
可选的,所述集热组件包括循环管和位于所述循环管内的循环介质,所述循环管包括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和多个支管,其中,所述第一循环管的第一端为所述循环管的输入端,第二端封堵,所述第二循环管的第一端为所述循环管的输出端,第二端封堵,所述多个支管位于所述第一循环管和所述第二循环管之间,且所述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循环管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循环管相连通,以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和所述第二循环管。
可选的,所述第一循环管与所述光伏组件第一侧表面平行且不相贴,所述第二循环管与所述光伏组件第一侧表面平行且不相贴,所述支管通过第二粘接层粘接在所述光伏组件第一侧表面,并且所述支管与所述光伏组件第一侧表面相对的一侧表面为平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循环管为紫铜循环管,所述第二循环管为紫铜循环管,所述支管为紫铜支管,所述循环介质为防冻液或导热油,所述第二粘接层为导热硅胶粘接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昌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昌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97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