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板-桶重力锚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7464.3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5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国振;芮圣洁;李玲玲;徐航;张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重力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板‑桶重力锚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基于锚体的抓重比进行快速的尺寸设计,根据土体性质(δ、γs、Dr)和锚固要求(包括锚固承载力(F)、锚固安全系数(SF)和锚体重量(W)),进而初步确定芯桶直径(d)、芯桶深度(h)、板直径(D)和垂直压力(Vp)。采用本设计方法能快速设计得到一种新型板‑桶重力锚,所述新型板‑桶重力锚通过组合贯入土中的桶和在泥面处的板,借助其耦合效应,大大提高了锚固基础的水平承载力和抗倾覆承载力。本发明通过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承载力和运输及安装的设计方法,该新型板‑桶重力锚在工程中只需要吊装安装而无需额外设备,因此大大降低了其安装成本,较小的尺寸也降低了运输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力式基础,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板-桶重力锚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近20年来,海上风能的发展迅速。一般来说,离岸距离越远,风力越强,风力越稳定。因此,浮式风力机是未来海上风力机向深水方向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浮式风机多安装在50-100m的浅水区,因此悬链线系泊是主要的定位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系泊缆在海底有很大的一部分,导致水平荷载作用于锚固基础。
目前在水深超过50米时,通过打桩的方式进行安装锚桩十分困难,而且没有相关的设备完成锚桩的安装。目前在深水环境中,吸力锚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需要提供额外的吸力设备,且在工程中遇到特殊的地层(如钙质砂地层),则会出现无法沉贯到位的情况。而对于拖曳锚和鱼雷锚,在砂土中很难达到指定的贯入深度。
目前工程实践中,混凝土重力锚由于其安装效率高、承载力可靠等优点,在浅水系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重力锚由安装船直接吊放在海床上,安装方便快捷。重力锚的水平承载力来源于砂与结构界面的界面抗力,其抓重比基本等于界面摩擦系数,其值介于0.48到0.58之间。由于其承载效率较低,因此重力锚会制作的非常巨大,从而给运输和安装造成额外的成本。
基于此工程难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板-桶重力锚(CPGA),并提出了其设计和安装方法,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快速设计的板-桶重力锚,且其在安装过程中,只需要进行吊装,而无需额外的工程设备。
为了便于工程应用,提出了新型板-桶重力锚的设计方法。悬链线系泊系统设计采用新型板-桶重力锚,其中重力锚是主要的选择。重力锚的成本包括制造、运输和安装成本。在这些构件中,运输和安装成本占了大部分,因为运输和安装船舶的费用很高。经验证,新型板-桶重力锚具有较高的承载效率。然而,只有将总成本降低到低于重力锚的水平,才能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浮式风机浅水系泊的锚固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板-桶重力锚及其设计方法。本发明装置通过组合贯入土中的桶和在泥面处的板,借助其耦合效应,大大提高了锚固基础的水平承载力和抗倾覆承载力;通过提出综合承载力和安装的设计安装方法,使得该新型板-桶重力锚在工程中只需要吊装安装而无需额外设备,大大降低了其安装成本。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板-桶重力锚的设计方法,所述的新型板-桶重力锚包括芯桶和设于芯桶上的混凝土板,所述芯桶的中轴线与混凝土板的中心轴共线;基于锚体的抓重比设计所述新型板-桶重力锚,抓重比为锚体承载力和其重量的比值;所述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目标抓重比ηc-set;根据《锚杆设计规范》(API-RP-2SK,2005)吸力锚和重力锚在完整永久和移动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6和1.2,所述新型板-桶重力锚的目标抓重比ηc-set通过以下方式计算:
F为锚固承载力,SF为锚固安全系数,W为锚体重量;根据《锚杆设计规范》第5.3节,合适的ηc-set在2.5-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74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