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频振动信号传感器及其信号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4503.4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3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高树国;相晨萌;刘宏亮;赵军;孟令明;张凡;贾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11/08 | 分类号: | G01H11/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付晓娣 |
地址: | 05002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频 振动 信号 传感器 及其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宽频振动信号传感器及其信号处理装置,宽频振动信号传感器包括:包括:底座;外壳,罩设于所述底座;信号处理模块,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或所述容纳腔外;压电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叠设于所述底座;压电元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叠设于所述压电组件;以及弹性元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叠设于所述压电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背离所述压电元件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外壳内壁。本发明所提供的宽频振动信号传感器,通过设置压电元件和压电组件,且压电元件叠设于压电组件,能够对同一位置产生的低频振动信号和高频振动信号进行收集,减小了单独测量时因传感器安装位置不同导致的误差,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频振动信号传感器及其信号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变压器作为电网中最核心的设备,其安全运行对于电网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为了保证变压器安全稳定地运行,需要对变压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使变压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发现变压器的故障,进一步停机检修。
当变压器内部发生局部放电故障时,会产生电荷中和的过程,使得发生局部放电的区域瞬间受热而膨胀,类似于爆炸,放电结束后,原来受热膨胀的区域回复至原有体积,引起了介质的疏密瞬间变化,形成超声波,向四周传播。当变压器中的绕组、铁芯或结构件发生故障时,绕组所受的洛伦磁力和铁芯的磁致伸缩会发生变化,引起异常的振动。
变压器发生异常时产生低频的振动信号(0Hz-2000Hz)和高频的振动信号(即超声信号,20kHz以上),振动频率范围较宽,现有技术中为了对低频和高频振动信号进行检测,分别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对变压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的数据误差性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宽频振动信号传感器及其信号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了对低频和高频振动信号进行检测,分别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对变压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的数据误差性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宽频振动信号传感器,包括:底座;外壳,罩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共同形成容纳腔;信号处理模块,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或所述容纳腔外;压电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叠设于所述底座,所述压电组件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压电元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叠设于所述压电组件,所述压电元件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以及弹性元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叠设于所述压电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背离所述压电元件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外壳内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义所述压电元件与所述压电组件的叠设方向为上下方向,所述压电组件包括:下压电片,贴合设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下压电片的下表面接地;下导电片,贴合设于所述下压电片的上表面,并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以及上压电片,贴合设于所述下导电片的上表面,并与所述下压电片并联,所述上压电片的上表面接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压电元件与所述上压电片之间设有上导电片,所述上压电片的上表面通过所述上导电片接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均为金属材质,所述上导电片通过与所述外壳连接接地,所述下压电片的下表面通过与所述底座贴合接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设有绝缘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一信号输入接口,与所述压电组件电连接;第一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接口电连接,用于对所述压电组件输出信号进行处理;第二信号输入接口,与所述压电元件电连接;第二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接口电连接,并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并联,用于对所述压电元件输出信号进行处理;以及信号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均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45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