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绕式仪表壳体快速加工成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4181.3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0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华文荣;宗翠梅;王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德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00 | 分类号: | B22D17/00;B22D17/22;B22D17/28;B22D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希豪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绕 仪表 壳体 快速 加工 成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绕式仪表壳体快速加工成型设备,涉及仪表壳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座、第一气缸、上模板、下模板,第一气缸的连接有推杆,底座设有压铸桶,压铸桶设有稳定柱,推杆设有推板,底座上设有环绕的下模板,上模板与定模镶块之间构成内腔,压铸桶上设有封闭拨块,上模板设有固定轴,底座设有托起柱,托起柱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固定轴相连,另一端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连接有升降环。本发明通过压铸对仪表壳进行加工,可同时对多个仪表壳进行加工,且在加工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对原料的浪费,节省成本,且加工成型的速度快,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仪表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绕式仪表壳体快速加工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仪表壳体多数由铝合金构成,铝合金具有质轻且柔软、强度好等优点,且铝合金的特性之一是接触空气时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这层膜能防止腐蚀,所以耐蚀性能好,适合仪表壳的铸造,仪表壳多采用压铸的方式进行铸造,通过压铸的方式,其特点是利用模具内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模具通常是用强度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的,这个过程有些类似注塑成型,在压铸的过程中,通过模板内的定模镶块对仪表壳体的形状进行限定。在现有的仪表壳生产环节中,对于仪表壳的生产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同时加工多个模具,或是设备的结构太过复杂,成本上不符,且生产效率低下,故此,需要设计一种生产加工效率高,对于原材料的利用率高,生产迅速的仪表壳加工成型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绕式仪表壳体快速加工成型设备,通过压铸对仪表壳进行加工,可同时对多个仪表壳进行加工,且在加工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对原料的浪费,节省成本,且加工成型的速度快,加工完成后上模板可自动打开取出模具,适合推广。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环绕式仪表壳体快速加工成型设备,包括底座、第一气缸、注浆孔、上模板、下模板、第二气缸,所述底座下表面边缘均匀的固定设有底柱,所述底座上表面边缘固定设有对称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设有输出端位于下方且与底座中点处相对应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底座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设有压铸桶,所述压铸桶上表面圆心处固定设有稳定柱,所述推杆滑动贯穿稳定柱与压铸桶上表面位于压铸桶内固定设有推板;
所述底座上均匀的环绕设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内固定设有定模镶块,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的形状位置相匹配,且上模板与定模镶块之间构成内腔,所述内腔通过注浆通道与压铸桶相连通,所述压铸桶上通过卡槽滑动设有封闭拨块,所述封闭拨块的形状与注浆通道相匹配,所述封闭拨块两侧位于压铸桶卡槽设有顶起弹簧,所述封闭拨块延伸至压铸桶内,且推板下表面对应封闭拨块处设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拨动槽;
所述上模板上表面固定设有固定轴,所述底座上表面边缘对应上模板处固定设有托起柱,所述托起柱顶端固定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固定轴固定相连,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升降环,所述底座下表面固定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滑动贯穿升降环,所述升降环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套,所述伸缩套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的输出轴。
优选地,底柱下表面固定设有固定脚架,所述固定脚架上设有贯穿的螺纹孔。
优选地,压铸桶一侧贯穿固定设有注浆孔,所述注浆孔位于压铸桶的一端设有电控阀。
优选地,推板与压铸桶内部的直径相匹配,与其密闭连接。
优选地,下模板的数量为六个,所述下模板内位于内腔的外侧环绕设有冷凝管,每个下模板所环绕的冷凝管相互连通,且两端与循环水管相连。
优选地,定模镶块内设有气压管,所述气压管连接有气泵,所述气压管另一端滑动设有顶起柱,所述顶起柱位于外侧的一端与定模镶块的表面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德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蓝德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41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