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车联网的网络攻击行为检测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3278.2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3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泰车联网(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12;G06F18/214;G06F18/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徐秀秀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中国(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网络 攻击行为 检测 方法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网络攻击行为检测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基于车联网的网络攻击行为检测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网络流量数据;选取所述网络流量数据中的字段参数作为网络行为输入量;将所述网络行为输入量输入至预先训练的攻击行为检测模型中进行分类,生成至少一分类结果;响应于所述分类结果中存在网络攻击行为,生成网络入侵应对策略。本发明利用机器学习对网络攻击行为进行识别,在及时发现网络攻击行为的同时,还可以及时制止网络攻击行为,达到保障车联网网络安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安全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网络攻击行为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车联网的网络攻击行为检测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网联化进程加快,车联网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当前的汽车具备大量外部信息接口:车载诊断系统接口、充电控制接口、无线钥匙接口、导航接口、车辆无线通信接口(蓝牙、WiFi、DSRC即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专用短程通信技术、2.5G/3G/4G)等,增大了被入侵的风险。此外,汽车也正成为一个安装有大规模软件的信息系统,被称为“软件集成器”。伴随着汽车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经由外部实施的网络攻击让汽车控制系统误操作,已然成为现实。
在车联网网络中,网络攻击往往会以网络嗅探的形式出现,入侵者只希望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所以车主往往很难发现自己的信息正在泄露,更有甚者也可能会采取拒绝服务的攻击形式,使车联网络瘫痪,导致车主对车失去控制,危及车主及车上其他乘客的人身安全,这种情况下车主很难发现问题的根源,导致未能及时做出合理决策来进行补救。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网络攻击行为检测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及时发现车联网中的网络攻击行为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等缺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网络攻击行为检测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优势在于,可以及时发现车联网中的网络攻击行为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网络攻击行为检测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优势在于,利用机器学习对网络攻击行为进行识别,及时发现并及时制止网络攻击行为,达到保障车联网网络安全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网络攻击行为检测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优势在于,通过不同网络攻击行为的判断,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以在车联网网络受到攻击后将损失降到最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网络攻击行为检测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优势在于,通过网络攻击设备的地址或端口禁用、向车主发出警示和启动备用服务器等多种网络入侵应对策略,针对车联网的网络入侵提供了多方面的补救措施。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网络攻击行为检测方法,所述基于车联网的网络攻击行为检测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网络流量数据;选取所述网络流量数据中的字段参数作为网络行为输入量;将所述网络行为输入量输入至预先训练的攻击行为检测模型中进行分类,生成至少一分类结果;响应于所述分类结果中存在网络攻击行为,生成网络入侵应对策略。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基于车联网的网络攻击行为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最后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的基于车联网的网络攻击行为检测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基于车联网的网络攻击行为检测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原理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泰车联网(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博泰车联网(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32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