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使用的患者口腔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2562.8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9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强;晁阳;王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90/16 | 分类号: | A61B90/16;A61C17/10;A61B1/24;A61B1/273 |
代理公司: | 安徽潍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6 | 代理人: | 李英姿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检查 过程 使用 患者 口腔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在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使用的患者口腔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圆环,所述圆环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Y型管,所述Y型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乳胶球。该在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使用的患者口腔固定装置,通过控制挤压乳胶球,使波纹管伸展收缩,进而改变抵块间距,弹性片受抵背向远离使得上支块和下支块互相接近,在铰杆传动下橡胶块间背向远离,增加设备横向尺寸同时减小纵向尺寸,限位盘转动限位时,槽块循环上下移动,气腔内部气压改变配合上下两侧挡板打开闭合,使得唾液被吸出,达到负压吸出唾液避免清洁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使用的患者口腔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胃镜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也是指这种检查使用的器具,胃镜是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使医生可以直接观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在进行胃镜检查时为方便胃镜管从口中插入胃部,需要保持口腔始终张开,由于人体下颌骨和上颌骨的结构,患者嘴部横向尺寸打开宽度大于纵向尺寸的宽度,但是现有的固定装置在撑开前需要患者尽可能的张大嘴巴以便于塞入,过程中不仅增加了患者嘴部的不适感,还会增加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并且患者在接受胃镜检查时,口腔内部会分泌唾液,现有设备通过引流气囊吸收患者嘴部聚集的唾液,但是在检查完毕后需要对引流气囊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以便于再次利用,这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且气囊内部存在清洁死角,难以做到有效清洁,降低了设备的卫生和安全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者提供了一种在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使用的患者口腔固定装置,该在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使用的患者口腔固定装置,通过控制挤压乳胶球,使波纹管伸展收缩,进而改变抵块间距,弹性片受抵背向远离使得上支块和下支块互相接近,在铰杆传动下橡胶块间背向远离,增加设备横向尺寸同时减小纵向尺寸,限位盘转动限位时,槽块循环上下移动,气腔内部气压改变配合上下两侧挡板打开闭合,使得唾液被吸出,达到负压吸出唾液避免清洁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使用的患者口腔固定装置,具备基于人体嘴部构造便于塞入并固定和负压吸出唾液避免清洁的优点,解决了人体嘴部横向打开易于纵向打开和唾液吸收气囊在使用结束后需要进行消毒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基于人体嘴部构造便于塞入并固定和负压吸出唾液避免清洁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在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使用的患者口腔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圆环,所述圆环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Y型管,所述Y型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乳胶球,所述波纹管远离圆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块,所述抵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顶端铰接有上支块,所述上支块的中部铰接有铰杆,所述铰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橡胶块,所述弹性片的底端铰接有下支块,所述下支块的左右两端开设有插槽。
优选的,所述圆环的内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环的内部插有胃镜管,所述波纹管的内部与Y型管和乳胶球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波纹管的和乳胶球的内部中空,通过乳胶球的内部气压变换改变波纹管的伸展状态。
优选的,所述弹性片关于圆环中心对称布置,所述弹性片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抵块,所述橡胶块的接近圆环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橡胶块的内部铰接有铰杆,所述下支块和上支块对称布置,通过弹性片的弹力辅助配合上支块、下支块以及橡胶块的伸展和收缩。
优选的,还包括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下两端插接有导管,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气腔,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左侧转动连接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端部限位连接有槽块,所述槽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塞体,所述固定块右端的上下两侧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远离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25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