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偏光片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2204.7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4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B1/10;G02B1/14;H01L27/32;H01L51/5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张晓薇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光 有机 发光二极管 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偏光片和包括该圆偏光片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圆偏光片包括:第一压敏胶层、相位差层、第二压敏胶层、线偏光层、黏着剂层以及支撑保护层,其中,所述第一压敏胶层、所述第二压敏胶层、以及所述黏着剂层均包含吸水性材料。通过在本发明提供的圆偏光片的第一压敏胶层和第二压敏胶层中添加吸水性材料,用以阻隔从面板侧透过的水汽,以及通过在圆偏光片的黏着剂层中添加吸水性材料,用以阻隔从圆偏光片外侧透过的水汽,有效地减少或阻绝面板制程中残留于面板膜层中的氨气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铵根离子,因而有效防止铵根离子与I5‑错合物发生络合,破坏I5‑错合物的吸光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圆偏光片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如何有效地减少环境光对显示效果的干扰,设置圆偏光片是其中一个解决方法。
圆偏光片一般是设置在OLED显示面板的出光表面,所述圆偏光片包括层叠设置的线偏光片和1/4波片(相位延迟片),外界入射的环境光在经过线偏光片和二次1/4波片后,变为与线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的反射光,从而被线偏光片阻挡。当前业界常用的圆偏光片其中的线偏光片富含碘错合物,碘错合物用于配向以产生偏光的作用,但是碘错合物会吸收一特定波长范围的光。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在信赖性测试中时常发生显示画面出现色偏的异常现象,该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为:碘错合物的吸光功能被破坏,导致偏光片中吸收某一特定波长范围光的能力下降,使得显示画面发生色相的改变。
因此,现有技术的OLED显示面板中,因偏光片劣化而导致的色偏的问题需要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偏光片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可以有效防止碘错合物被破坏导致的吸光功能下降。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偏光片,所述圆偏光片包括:第一压敏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敏胶层上的相位差层、设置在所述相位差层上的第二压敏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敏胶层上的线偏光层、设置在所述线偏光层上的黏着剂层以及设置在所述黏着剂层上的支撑保护层;其中,所述第一压敏胶层、所述第二压敏胶层以及所述黏着剂层均包含吸水性材料。
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圆偏光片,其中,所述相位差层为1/4λ相位差层。
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圆偏光片,其中,所述第一压敏胶层和所述第二压敏胶层由压敏胶组成。
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圆偏光片,其中,所述线偏光层包含I3-错合物和I5-错合物。
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圆偏光片,其中,所述吸水性材料包括纳米级尺寸的树脂颗粒或金属氧化物颗粒,所述树脂颗粒或所述金属氧化物颗粒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第一压敏胶层、所述第二压敏胶层、以及所述黏着剂层中。
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圆偏光片,其中,所述第一压敏胶层还包含纳米级尺寸的黑颗粒,所述黑颗粒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第一压敏胶层中。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显示器件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器件层上的一圆偏光片。其中所述圆偏光片包括:第一压敏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敏胶层上的相位差层、设置在所述相位差层上的第二压敏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敏胶层上的线偏光层、设置在所述线偏光层上的黏着剂层以及设置在所述黏着剂层上的支撑保护层;且其中,所述第一压敏胶层、所述第二压敏胶层、以及所述黏着剂层均包含吸水性材料。
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器件层包含薄膜晶体管层、有机发光器件层以及封装薄膜层,所述圆偏光片通过所述第一压敏胶层接合在所述封装薄膜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22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