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抑制剂BMS536924作为制备治疗囊型包虫病药物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770074.3 申请日: 2021-07-08
公开(公告)号: CN113398134A 公开(公告)日: 2021-09-17
发明(设计)人: 吕国栋;林仁勇;李锦田;刘辉;毕晓娟;杨宁 申请(专利权)人: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1/5377 分类号: A61K31/5377;A61K31/4184;A61P33/10
代理公司: 乌鲁木齐鑫士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5111 代理人: 褚志武;陈亮
地址: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 国省代码: 新疆;6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胰岛素 生长因子 受体 抑制剂 bms536924 作为 制备 治疗 囊型包虫病 药物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包虫病药物技术领域,是一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抑制剂BMS536924作为制备治疗囊型包虫病药物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公开了BMS536924作为制备治疗囊型包虫病药物的应用;体内体外实验数据均表明BMS536924是一种高效的抗包虫病药物分子;特别对囊型包虫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效果优于阿苯达唑代谢产物阿苯达唑亚砜,BMS536924与ABZSO药物联用药效均高于BMS536924和ABZSO单独给药;同时BMS536924联用阿苯达唑的用药量较阿苯达唑亚砜单独给药量减少了1/4至1/2,从而大大降低了用药量和耐药性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虫病药物技术领域,是一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抑制剂BMS536924作为制备治疗囊型包虫病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 CE)是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 Eg)寄生于人体所致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疾病,属于全球被忽视疾病,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称该病将再度成为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需要加强防治及研发新型的治疗途径。中间宿主最初感染囊型包虫病是通过口服具有感染性的虫卵,在中间宿主的胃中孵育出六钩蚴后穿过肠壁,主要寄生在肝脏器官。由于难以控制传染源和缺乏高效防控包虫病手段等问题,近5年流调数据显示,我国西部七省区(新疆、青海、宁夏、甘肃、西藏、四川、内蒙古)仍为高流行区或特高流行区,人群包虫病患病率在 0.05%至0.63%,部分地区患病率高达8.93%至12.38%,严重危害了人们和畜牧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治疗包虫病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辅以抗包虫药物治疗。部分患者由于包虫寄生位置和大小等因素损伤严重,不能做到外囊的完整切除,且术后复发率较高,手术治疗费用昂贵,药物治疗成为最佳治疗手段。抗肿瘤、抗感染和中草药提取物等药物用于治疗包虫病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更有效安全的药物运用于临床治疗。其中硝唑尼特(Nitazoxanide,NTZ)抗寄生虫谱广泛,有研究报道具有体外杀死细粒棘球蚴的作用,效果明显,但体内相关报道较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治疗包虫病的苯并咪唑类药物(如ABZ等)存在难溶解,生物利用度低,和长期服用存在副作用等诸多问题,至今仍然缺乏高效治疗包虫病药物,因此寻找新的药物靶点和药物分子,对于防治包虫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寄生虫研究领域,Hemer S等发现与E. granulosus亲源关系很近的E. multilocularis中,存在调控葡萄糖摄取和转运的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并证明该通路是重要的抗包虫病药物靶标。研究发现其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在寄生虫与宿主交互作用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感知寄生环境中宿主的胰岛素信号分子,激活其下游信号通路调控机体葡萄糖代谢,以利于成功寄生。

IGF-1R是介导IGF-1生理或葡萄糖摄取功能的主要膜受体,与IR有很高的同源性,结构的相似性高达84%,在肿瘤细胞中能激活AKT,进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凋亡、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BMS536924是靶向IGF-1R的新型小分子抑制剂,在肿瘤研究中,能够显著降低肿瘤的体积。但目前还没有BMS53692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抑制剂)作为药物治疗囊型包虫病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抑制剂BMS536924作为制备治疗囊型包虫病药物的应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补充解决目前还没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抑制剂BMS536924作为药物治疗囊型包虫病的相关报道;同时苯并咪唑类药物存在肠道吸收差、需要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而导致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的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00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