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弯管用内涨芯棒的支撑装置及弯管加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9892.1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1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勤;周克江;李洪昇;张润;贺海燕;雷陈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隆(安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9/01 | 分类号: | B21D9/01;B21D9/1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张祥 |
地址: | 242399 安徽省宣城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管 用内涨芯棒 支撑 装置 加工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弯管用内涨芯棒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举支架和驱动托举支架移动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至少能够沿管材与内涨芯棒配合位置的轴向和竖直方向调整位置,所述托举支架能够从下方支撑内涨芯棒。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支持装置的弯管加工系统。本发明提供的钢弯管用内涨芯棒的支撑装置及弯管加工系统的优点在于:通过托举支架将内涨芯棒扶正,方便管材自动装配,从而能够继续驱动内涨芯棒与管材相对运动到指定位置,能够摆脱对人力扶正的依赖,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人力成本,而且设备改造成本低,只需要在现有的弯管机中加装一个支撑装置即可,不需要更换内涨芯棒,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弯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弯管用内涨芯棒的支撑装置及弯管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空心管道在弯曲时,弯曲的位置会出现变形,目前主要是通过内涨芯棒或外夹结构限制弯管的截面塌陷和畸变。其中内涨芯棒是通过多个万向节连接的,以具有足够大的弯曲自由度,满足弯管的使用需求,在进行弯管时,需要先将管子插到内涨芯棒外侧,然而内涨芯棒在自然状态下是弯曲的,需要手动将管子与内涨芯棒对准后再继续插入到弯曲位置,导致弯管作业无法实现完全的无人化操作,工作效率低,而且操作不方便。
公开号为CN20271568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内支撑辅助导管数控弯曲成型的装置,通过压缩弹簧支撑环形球面体与球头连杆,以支撑和扶正内涨芯棒,这种方式需要更换新的内涨芯棒,而工厂生产中对不同规格的管材均准备有很多内涨芯棒以供使用,如果全部换掉需要很高的成本,而且该方式并不能完全防止芯棒的弯曲,依然需要人工辅助,而且随着弹簧的老化,使用效果跟之前的芯棒结构并没有太大区别,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对内涨芯棒进行支撑以方便与管材配合的支撑装置以及弯管加工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弯管用内涨芯棒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举支架和驱动托举支架移动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至少能够沿管材与内涨芯棒配合位置的轴向和竖直方向调整位置,所述托举支架能够从下方支撑内涨芯棒。
本发明的托举支架能够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从下方支撑内涨芯棒,从而将内涨芯棒扶正,方便管材自动装配,在装配完后,可通过驱动单元驱动托举支架离开内涨芯棒,从而能够继续驱动内涨芯棒与管材相对运动到指定位置,能够摆脱对人力扶正的依赖,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人力成本,而且设备改造成本低,只需要在现有的弯管机中加装一个支撑装置即可,不需要更换内涨芯棒,使用寿命长。
优选的,所述托举支架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托举板,两个托举板分别处于内涨芯棒的两侧,并能够沿水平方向相对运动,所述托举板为弧形结构,两侧的托举板能够拼合在一起与内涨芯板的下表面适应性配合。
优选的,两侧的所述托举板分别与双向气缸两侧的输出端固定配合。
优选的,所述托举支架还包括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托举板和双向气缸的其中一个输出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沿内涨芯棒的轴向设置的水平气缸,所述双向气缸固定于水平气缸的伸缩端。
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直气缸,所述水平气缸固定于竖直气缸的伸缩端。
优选的,还包括悬臂支架,所述悬臂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固定的固定杆和固定于固定杆上的悬臂,所述悬臂处于内涨芯棒上方,竖直气缸固定于悬臂上。
优选的,所述托举板朝向管材的一端与内涨芯棒接触的一面设置为楔形的扩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弯管加工系统,包括所述的弯管用内涨芯棒的支撑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隆(安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保隆(安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98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