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PI的单通道多业务并行处理方法及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7579.4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1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袁艳芳;张磊;李琨;郭敬宇;胡敬敏;江海朋;刘永富;袁园;张键强;王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王晓晓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pi 通道 业务 并行 处理 方法 芯片 | ||
本发明涉及业务处理技术领域,其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基于SPI的单通道多业务并行处理方法及芯片。其中基于SPI的单通道多业务并行处理方法包括:将从SPI通道获取的数据缓存至所述SPI设备的第一随机存储器,采用数据接收线程将所述第一随机存储器中的数据转存至所述SPI设备的第二随机存储器中;采用业务处理线程对所述第二随机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存入所述第二随机存储器;采用数据发送线程将所述第二随机存储器中的处理结果转存至所述第一随机存储器;所述数据接收线程、业务处理线程和数据发送线程为并行关系。本发明提供的实施方式提升了SPI接口的系统对于从SPI接口接收的数据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业务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SPI的单通道多业务并行处理方法以及一种采用SPI接口的芯片。
背景技术
SPI接口的芯片在存储器容量、CPU处理能力、工艺水平等方面的不断提升,逐渐满足了业务融合的需求。现有方案中,根据不同的业务,SPI芯片设置不同的指令列表,SPI芯片对指令列表内容不做限制,允许多个列表使用相同的指令,SPI芯片按照收到先后顺序依次执行列表中的指令。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SPI芯片多业务处理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前的SPI芯片内因通信方式是串行方式容易造成通信阻塞,同时芯片内核使用单任务操作系统,指令处理效率也较低。即使芯片中使用多任务操作系统对指令并行处理,也会因通信的阻塞而无法提高整个芯片的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SPI的单通道多业务并行处理方法及一种采用该方法的芯片,以提供一种与多任务操作系统相适应的通信方式,避免指令阻塞问题,提高整个芯片的效率,并且能对紧急处理指令做出快速响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SPI的单通道多业务并行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将从SPI通道获取的数据缓存至所述SPI设备的第一随机存储器,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
采用数据接收线程将所述第一随机存储器中的数据转存至所述SPI设备的第二随机存储器中;所述第二随机存储器包括若干业务列表,从所述第一随机存储器转存的数据按业务被分配至第二随机存储器中对应的业务列表中;
采用业务处理线程对所述第二随机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存入所述第二随机存储器;
采用数据发送线程将所述第二随机存储器中的处理结果转存至所述第一随机存储器;
所述数据接收线程、业务处理线程和数据发送线程为并行关系。
优选的,采用业务处理线程对所述第二随机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所述业务处理线程按照优先级对所述业务列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
优选的,将从SPI通道获取的数据缓存至所述SPI设备的第一随机存储器,包括:获取的数据通过先进先出的方式被缓存至所述SPI设备的第一随机存储器中。
优选的,在将从SPI通道获取的数据缓存至所述SPI设备的第一随机存储器之后,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确定获取的数据为紧急指令;则不再将所述紧急指令存入所述第二随机存储器中,并调用紧急指令处理函数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存入所述第一随机存储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随机存储器中的处理结果通过先进先出的方式通过所述SPI通道进行发送。
优选的,从SPI通道获取数据中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和对应的查询指令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指令和对应的查询指令均采用预设格式。
优选的,从SPI设备的SPI通道获取数据的触发方式为硬件触发。
优选的,从SPI设备的SPI通道获取数据之后,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数据校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75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