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高导纯铜线的复合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5999.9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5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学渊;喇培清;郑月红;赵赫;张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37/04 | 分类号: | B21C37/04;B22D11/111;B22D11/115;C21D1/26;C21D8/06;C22F1/08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栗改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 高导纯 铜线 复合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导纯铜线的复合加工方法,将ECAP‑C工艺+低温轧制与退火工艺相结合,得到一种ECAP‑C+低温轧制+退火的复合加工工艺,使材料在整个过程中既能简化加工工艺、节约成本,又能在保证较高的导电性的基础上提高材料的强度。利用本发明制备方法所得的纯铜线能兼备高强度和高导电性,组织均匀细小,价格低廉,其导电率高于80%IACS,抗拉强度大于500 MPa,能够较好的满足高速列车接触导线中纯铜导线的性能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高强高导纯铜线的复合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纯铜由于其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良好耐腐蚀性能和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电子通讯、机械制造和装饰工艺等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尽管纯铜优点众多,但其强度较低(
通过对材料进行塑性变形处理进行晶粒细化是一种显著提高材料强度与塑性的方法。现有的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种:
(1)卷取式等通道转角挤压工艺(ECAP-C)
该工艺是把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与卷取式(Conform)挤压材料的工艺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连续等通道转角挤压,因此通过ECAP-C对材料进行大塑性变形不但能达到传统ECAP细化晶粒、提高材料性能的要求,并且具有过程连续、可以加工较长试样、减少材料浪费等优点,具有更好的工业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但这种加工过程由于动态回复造成的晶粒细化的饱和,加工件上应力分布不均匀,因此得到的材料强度与塑性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2)ECAP-C+低温轧制复合加工工艺
该工艺是把ECAP-C与低温轧制(液氮温度)材料的工艺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实现晶粒的进一步细化、提高材料的均匀性、增加大角度晶界的体积分数、提高材料的强度等(但同时会损害材料的延伸率和导电率)。然而,这种复合变形加工的方法会使晶体中积累高密度的缺陷,并且使材料处于不稳定的高能态,因此得到的材料导电率和延伸率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高强高导纯铜线的ECAP-C+低温轧制+退火的复合加工方法,主要解决一般工业用纯铜导线电阻率高、强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制备方法能很好的实现强度和电导率的平衡,从而满足高速铁路接触导线对材料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高导纯铜线的复合加工方法,步骤如下:
(1)高强高导纯铜线用材料以高纯电解铜为原料,入炉熔铸前,严格处理表面脏物,并在预热炉中进行预热烘干;
(2)采用工频电熔炼炉熔炼得到熔融铜液;
(3)将熔炼完全后的熔融铜液经中部包容器通过结晶器进行铸锭,熔铸完成后分段切割铸锭;
(4)将切割后的纯铜铸锭通过反向挤压机水封挤压成棒状坯料;
(5)对步骤(4)制得的棒状坯料退火处理后在200℃下采用ECAP-C的Bc路径加工4道次生产铜杆;
(6)对ECAP-C后的铜杆料进行低温连续轧制,通过连轧机组,将铜杆料轧制成线坯;
(7)将连续轧制得到的线坯进行退火处理,经过拉拔机组获得铜线。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预热烘干的温度为9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59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