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宝石介电泳抛光机废液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5328.2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8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良;袁巨龙;邓乾发;王旭;罗颖渊;王佳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B57/02 | 分类号: | B24B57/02;B24B29/02;B24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陈翔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宝石 电泳 抛光机 废液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宝石介电泳抛光机废液处理装置,包括下支架和可上下活动设置于下支架上的下抛光盘,下抛光盘通过下旋转轴外接驱动机构对下抛光盘进行驱动旋转,下部设置不随下抛光盘旋转的收集盘,收集盘在下抛光盘的外周边设置液体收集槽,液体收集槽在圆周方向均匀排列若干第一排液孔和第二排液孔,若干第一排液孔和第二排液孔在圆周方向上一一间隔设置,且相邻排液孔之间设置栅格板将液体收集槽内区域相间隔,第一排液孔下部连接循环液腔,该循环液腔内设置泵体,循环液腔的出口端连接循环液管,第二排液孔下部对外连接废液管。本发明将抛光液进行收集后进行循环使用以及排出,在保证抛光质量的同时,降低抛光成本和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光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蓝宝石介电泳抛光机废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蓝宝石抛光机的上下盘内加装电极,通过通电产生介电泳力(电场力)对抛光液及磨粒的吸附作用,能够减缓离心力对抛光液及磨粒的甩出作用,延长抛光液及磨粒有效的停留时间,提高研磨抛光的质量。但是抛光液及磨粒仍然不能停留太长时间,没有受到充分利用的抛光液及磨粒如果直接排掉是一种原材料的浪费,无形提高了抛光成本以及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蓝宝石介电泳抛光机废液处理装置,其通过结构的设计来对抛光液进行循环重复的利用,有效的提高抛光液的利用率,在介电泳抛光机的基础上提高对资源的利用和控制成本。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蓝宝石介电泳抛光机废液处理装置,包括下支架和可上下活动设置于下支架上的下抛光盘,下抛光盘通过下部连接的下旋转轴外接驱动机构对下抛光盘进行驱动旋转,下部设置不随下抛光盘旋转的收集盘,收集盘在下抛光盘的外周边设置液体收集槽,液体收集槽在圆周方向均匀排列若干第一排液孔和第二排液孔,若干第一排液孔和第二排液孔在圆周方向上一一间隔设置,且相邻第一排液孔和第二排液孔之间设置栅格板将液体收集槽内的区域相间隔,第一排液孔下部连接循环液腔,该循环液腔内设置泵体,循环液腔的出口端连接循环液管,第二排液孔下部对外连接废液管。
作为一种改进,第一排液孔和第二排液孔在收集盘中形成S形冷却流道,并且出口端由收集盘下部穿出。
作为一种改进,第一排液孔出口端连接第一连接管,第二排液孔出口端连接第二连接管,循环液腔的入口端连接第三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废液管连接于一切换机构处,切换机构包括与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废液管连接的四个接口,以及用于调节四个接口连接方式的切换件,切换件至少为两个,其中一个切换件设置为平行流道,令第一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连通,第二连接管和废液管连通;其中一个切换件设置为第二Y形流道,令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废液管连通,第三连接管封闭。
作为一种改进,切换件还设置为第一Y形流道,令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连通,废液管封闭;
作为一种改进,切换件还设置为X形流道,令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连通,第一连接管和废液管连通。
作为一种改进,切换机构包括一管体,管体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二个接口,若干个切换件通过一驱动气缸可滑移的设置于管体中,通过驱动气缸的伸缩令某一个切换件活动至与接口对应。
作为一种改进,下支架上设置有下滑轨,该下滑轨上可上下滑移的设置下滑移架,下抛光盘可旋转的设置在下滑移架上,收集盘固定安装于下滑移架上。
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上支架和可上下活动设置于上支架上的上抛光盘,上抛光盘通过上部连接的上旋转轴外接驱动机构对上抛光盘进行驱动旋转,上抛光盘的上部还设置有主进液盘,主进液盘设置于上支架处,并可与上抛光盘在上支架上进行同步的上下移动,
还包括夹具,夹具固定设置于中支架上,上抛光盘、夹具、下抛光盘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当上抛光盘和下抛光盘相向活动至接触夹具处待抛光的物料时进行抛光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53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