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区备用辅助服务市场日前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5136.1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8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韩彬;胡晨旭;崔晖;李哲;杨晓楠;李媛媛;胡晓静;常江;孙大雁;杨军峰;罗治强;于钊;王超;燕京华;丁强;戴赛;许丹;张传成;张加力;黄国栋;郑晓雨;王扬;朱晓杰;王晴;虞殷树;陆春良;孙珂;徐立中;张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巡通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03 | 代理人: | 郭瑶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区 备用 辅助 服务 市场 日前 调度 方法 系统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公开了一种跨区备用辅助服务市场日前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多区域互联的电力系统内,各送端区域上报的备用资源送出容量和备用资源送出价格,得到第一出清信息;获取多区域互联的电力系统内,各受端区域上报的备用资源需求容量和备用资源需求价格,得到第二出清信息;获取多区域互联的电力系统内,各送端区域与各受端区域间的各输电通道的输电价格和剩余输电能力,得到第三出清信息;根据第一出清信息、第二出清信息和第三出清信息,进行备用资源市场出清,得到备用资源日前调度方案。通过区域间的备用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需要预留的备用资源容量,从而节省整体的备用资源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涉及一种跨区备用辅助服务市场日前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备用资源是指电力系统除满足预计负荷需求外,为保证电能质量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而保持的有功功率储备。
在多区域互联的电力系统中,各区域的电源及负荷往往各具特点,提供备用资源的能力也互有差别。有的区域火电装机容量大,机组出力调节迅速,备用资源相对富余,足以满足其本地的备用资源需求,提供备用资源的成本也相对较低。而有的区域火电装机容量较小,但风电装机容量占比高,且相对火电装机容量而言负荷需求较大,备用资源相对稀缺,提供备用资源的成本也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在多区域互联的电力系统中,部分区域提供备用资源的成本较高的缺点,提供一种跨区备用辅助服务市场日前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第一方面,一种跨区备用辅助服务市场日前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多区域互联的电力系统内,各送端区域上报的备用资源送出容量和备用资源送出价格,得到第一出清信息;
获取多区域互联的电力系统内,各受端区域上报的备用资源需求容量和备用资源需求价格,得到第二出清信息;
获取多区域互联的电力系统内,各送端区域与各受端区域间的各输电通道的输电价格和剩余输电能力,得到第三出清信息;
根据第一出清信息、第二出清信息和第三出清信息,进行备用资源市场出清,得到备用资源日前调度方案。
本发明跨区备用辅助服务市场日前调度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所述各送端区域上报的备用资源送出容量和备用资源送出价格为分时段的备用资源送出容量和备用资源送出价格;所述各受端区域上报的备用资源需求容量和备用资源需求价格为分时段的备用资源需求容量和备用资源需求价格。
所述各送端区域与各受端区域间的各输电通道为各送端区域和各受端区域间现货交易的输电通道。
所述获取多区域互联的电力系统内,各送端区域与各受端区域间的各输电通道的输电价格的具体方法为:获取多区域互联的电力系统内,各送端区域与各受端区域间的各输电通道的输电线损率和预设的输电电价;根据各送端区域与各受端区域间的各输电通道的输电线损率和预设的输电电价,得到各送端区域与各受端区域间的各输电通道的输电价格。
所述根据第一出清信息、第二出清信息和第三出清信息,进行备用资源市场出清的具体方法为:将各送端区域与各受端区域间的各输电通道的输电价格,叠加在各送端区域上报的备用资源送出价格上,得到各送端区域与各受端区域间的售出价格;获取各受端区域上报的备用资源需求价格,与各送端区域与各受端区域间的售出价格之间的价格差;根据各送端区域上报的备用资源送出容量、各受端区域上报的备用资源需求容量以及各送端区域与各受端区域间的各输电通道的剩余输电能力,按照价格差递减的原则依次出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5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