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自动复位的限位开关结构及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4513.X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9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龙灿;王柏林;郭宏伟;张秀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宏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10 | 分类号: | F16M11/10;F16M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韩静粉 |
地址: | 523726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复位 限位 开关 结构 支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自动复位的限位开关结构及支架,用于解决现有的限位开关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中的所述旋转壳体可受驱相对于所述固定壳体旋转;所述旋转壳体上设置有解锁按键以及弹性定位卡柱,所述固定壳体上设置有沿所述弹性定位卡柱的旋转轨迹分布的多个定位卡孔;所述弹性定位卡柱伸出所述旋转壳体外并活动插接于所述定位卡孔内以限制所述旋转壳体相对于所述固定壳体旋转,所述解锁按键用于驱动所述弹性定位卡柱移动并使所述弹性定位卡柱脱离所述定位卡孔;所述固定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卡孔数量相同的弹性限位件;所述解锁按键驱动所述弹性定位卡柱脱离所述定位卡孔后,所述弹性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解锁按键复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限位开关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自动复位的限位开关结构及支架。
背景技术
对于广泛使用的限位开关,操作者在按下限位开关后,可相对运动的两个组件便不能发生相对运动,操作者需要再次按下限位开关后,上述的两个组件才能发生相对运动,上述限位开关的结构在完成限位与释放两个动作时需要被操作两次,导致操作过程比较繁复,进一步地,当操作者需要在按下限位开关后推动组件时,往往腾不出手来做按下或释放限位开关的动作。
因此,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寻找一种带自动复位的限位开关结构成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自动复位的限位开关结构及支架,用于解决现有的限位开关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自动复位的限位开关结构,包括固定壳体与旋转壳体,所述旋转壳体可受驱相对于所述固定壳体旋转;
所述旋转壳体上设置有解锁按键以及弹性定位卡柱,所述固定壳体上设置有沿所述弹性定位卡柱的旋转轨迹分布的多个定位卡孔;
所述弹性定位卡柱伸出所述旋转壳体外并活动插接于所述定位卡孔内以限制所述旋转壳体相对于所述固定壳体旋转,所述解锁按键用于驱动所述弹性定位卡柱移动并使所述弹性定位卡柱脱离所述定位卡孔;
所述固定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卡孔数量相同的弹性限位件;
所述解锁按键驱动所述弹性定位卡柱脱离所述定位卡孔后,所述弹性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解锁按键复位。
可选地,所述解锁按键包括按键本体和第一弹簧;
所述旋转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弹簧的容置腔,所述第一弹簧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相抵接;
所述按键本体的底面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一弹簧相抵接;
所述解锁按键呈下压状态时,所述压板对所述第一弹簧进行压缩。
可选地,所述弹性定位卡柱包括卡柱本体和第二弹簧;
所述卡柱本体的非插入端上连接有受压块,所述受压块朝向所述按键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受压块固定连接;
所述按键本体的非按压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配合的第二倾斜面;
所述解锁按键呈下压状态时,所述第二倾斜面沿所述第一倾斜面滑动以驱使所述卡柱本体脱离所述定位卡孔。
可选地,所述弹性限位件包括限位卡柱和第三弹簧;
所述固定壳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限位卡柱位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三弹簧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三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卡柱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按键本体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卡柱相配合的限位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宏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宏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45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