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糖聚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3605.6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3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陈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126/06 | 分类号: | C08F126/06;C08F8/44;C08F8/00;A01N43/16;A01N43/40;A01N43/653;A01N43/78;A01N43/50;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刘海霞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糖 离子 液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糖聚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采用含叔胺杂环类单体聚合形成聚合物主链,作为离子液体前驱体,再将离子液体前驱体与溴醇或溴糖混合,叔胺基团与溴基发生季铵化反应,得到含溴的含糖聚离子液体,含溴的含糖聚离子液体再进行阴离子交换,得到含相应阴离子的含糖聚离子液体。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合成的含糖聚离子液体另具有杀菌谱广、杀菌效率高、不易产生抗药性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杀菌剂领域,涉及一种含糖聚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离子液体(PIL)是由聚合物主链和重复单元中的离子液体(IL)物质组成的材料,同时具有离子液体和聚合物的优点,具有带有正负电荷且对外不显电性的特点。
由于细菌表面带有的负电荷,因此杀菌剂必须带有阳离子基团去吸引细菌。另外杀 菌的关键是聚合物带有的疏水链段,由于磷脂双分子层是疏水的,因此疏水链段可以插入到磷脂双分子层,破坏细胞壁使细胞泄露,导致细胞的死亡。这就说明聚合物结构中 阳离子和疏水组分之间需要某种“平衡”。但过度疏水性会导致对人体红细胞的高毒性。 综上所述,现有的聚离子液体型抗菌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疏水型的聚离子液体抗 菌剂杀菌效果好但对人体有害,而亲水型的聚离子液体抗菌剂对人体无害但杀菌效果 差。因此人们试着在聚合物中加入亲水性链段来平衡聚合物“亲水-疏水”的关系,以 求满足杀菌目的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对人体的危害(Biomacromolecules,2019,20, 4096-4106)。目前,尚未有文献报道既能保持抗菌剂的亲水型亦能有较好的杀菌性能且 对人体无毒性的聚离子液体型抗菌剂。
众所周知,糖类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之一,在聚合物中加入糖基链段会大幅度提 高与人体血液的亲和力,减少对人体的毒性(AngewChemInt Edit 2018,57,12707-12710)。 但现有文献报道中,由于糖类物质含有多个羟基的醛或酮类物质,在制备相关的单体和 聚合物时,它们经常干扰反应。在糖化学中开发出保护-去保护过程来消除这种干扰。 但是这种保护-脱保护的方式需要用保护剂先保护起来,然后用碱性物质来脱保护,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增加了流程和成本(Macromolecules 2015,48,3705-371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糖聚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作为杀菌剂的应 用。所述的含糖聚离子液体通过在聚合物链段中引入含糖基团,极大地降低材料对人体血红细胞的毒性,提高生物相容性。由于糖的引入大大的降低了调整结构与抗菌活性之 间关系的难度,保持亲水性的同时降低了生物毒性。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含糖聚离子液体,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含糖聚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采用含叔胺杂环类单体聚合形成聚 合物主链,作为离子液体前驱体,再将离子液体前驱体与溴糖混合,叔胺基团与溴基发生季铵化反应,得到含溴的含糖聚离子液体,含溴的含糖聚离子液体再进行阴离子交换,得到含相应阴离子的含糖聚离子液体,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离子液体前驱体和溴糖溶于二甲基亚砜中,60~80℃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纯化,干燥得到含溴的含糖聚离子液体;或将含溴的含 糖聚离子液体与可溶性金属盐混合溶于水中,进行阴离子交换,得到含相应阴离子的含 糖聚离子液体;所述的离子液体前驱体由含叔胺杂环类单体形成的聚合物。
优选地,所述的含叔胺杂环类单体选自乙烯基吡啶、甲基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咪唑、 甲基乙烯基咪唑、乙烯基-1,2,4-三唑、1-(丙-1-烯-2-基)-1,2,4-三唑、5-乙烯基噻唑、 甲基5-乙烯基噻唑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36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