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圈强度波动差较小且表面氧化铁皮厚度10μm以上的高速线材螺纹钢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3383.8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2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钱学海;李西德;廖耀俊;熊良友;陈学良;温小园;甘雯雯;潘刚;文震;肖娟;蒙曰睿;李宗强;赵贤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钢华创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12;C22C38/26;C22C38/32;C21D8/06;C22C33/04;B21B37/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530028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波动 较小 表面 氧化 铁皮 厚度 10 以上 高速 线材 螺纹钢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圈强度波动差较小且表面氧化铁皮厚度10μm以上的高速线材螺纹钢及其生产方法,所述高速线材螺纹钢的生产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高炉铁水冶炼、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钢水冶炼、方坯连铸、高速线材轧制、吐丝、检验包装入库;在高速线材轧制时,控制铸坯加热温度为1050℃~1170℃,钢坯加热时间为80~120分钟,开轧温度950℃~1010℃;所述高速线材螺纹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21~0.25Wt%,Si:0.55~0.70Wt%,Mn:0.8~0.95Wt%,P:≤0.040Wt%,S:≤0.040Wt%,Nb:0.018~0.028Wt%,N:≤0.0065Wt%,Cr:≤0.09Wt%,B:≤0.0009Wt%。本发明可将Φ6~12mm规格HRB400E盘条螺纹钢筋同圈强度屈服波动控制在30MPa以内,且氧化铁皮厚度大于10μ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圈强度波动差较小且表面氧化铁皮厚度10μm以上的高速线材螺纹钢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钢材的腐蚀及性能稳定情况一直是用户关注的热点,为保证性能稳定,行业内常采用较低的轧制温度及吐丝温度。吐丝温度过低虽然性能较稳定,但影响氧化铁皮的厚度、完整性,通常厚度只有4~5μm。盘条表面氧化铁皮的厚度、完整性与其防锈能力正相关,厚度越厚、越完整其防锈能力越好。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高速线材螺纹钢表面氧化铁皮厚度较小防锈能力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高速线材螺纹钢表面氧化铁皮厚度较小防锈能力不足的问题。
为此,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圈强度波动差较小且表面氧化铁皮厚度10μm以上的高速线材螺纹钢的生产方法,所述同圈强度波动差较小且表面氧化铁皮厚度10μm以上的高速线材螺纹钢的生产方法包括:
依次进行的高炉铁水冶炼、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钢水冶炼、方坯连铸、高速线材轧制、和吐丝;
在高速线材轧制时,控制铸坯加热温度为1050℃~1170℃,钢坯加热时间为80~120分钟,开轧温度950℃~1010℃;
所述高速线材螺纹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21~0.25Wt%,Si:0.55~0.70Wt%,Mn:0.8~0.95Wt%,P:≤0.040Wt%,S:≤0.040Wt%,Nb:0.018~0.028Wt%,N:≤0.0065Wt%,Cr:≤0.09Wt%,B:≤0.0009Wt%。
具体的,保持转炉钢水冶炼中入炉铁水S≤0.040Wt%,冶炼过程采用全程底吹氩气。
具体的,在方坯连铸时采用钢包下渣检测控制,中间包浇注温度为1525~ 1545℃,控制铸坯单流拉速为2.5~4.5m/min。
具体的,在高速线材轧制后进入斯太尔摩冷却,所述斯太尔摩设置为分段式阶梯辊道,斯太尔摩辊道速度不小于40m/min。
具体的,控制进精轧温度为860℃~920℃。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同圈强度波动差较小且表面氧化铁皮厚度10μm以上的高速线材螺纹钢,采用一种同圈强度波动差较小且表面氧化铁皮厚度10 μm以上的高速线材螺纹钢的生产方法,所述高速线材螺纹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21~0.25Wt%,Si:0.55~0.70Wt%,Mn:0.8~0.95Wt%,P:≤0.040Wt%, S:≤0.040Wt%,Nb:0.018~0.028Wt%,N:≤0.0065Wt%,Cr:≤0.09Wt%,B:≤ 0.0009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钢华创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柳钢华创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33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