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回弹全棉无纺布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2992.1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8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纪华;周红艳;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稳健医疗(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61 | 分类号: | D06M11/61;D06M15/55;D06M15/643;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熙 |
地址: | 43040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回弹 无纺布 及其 制作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非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回弹全棉无纺布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预烘干、冷却、浸氨、干热、汽蒸、定型、二次烘干和卷装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全棉无纺布后整理技术,可以使得全棉无纺布具备更好的耐磨(磨毛、磨起球)、折皱回弹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使用时的手感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非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回弹全棉无纺布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无纺布指的是将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形成纤网结构后,通过摩擦、抱合、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过滤、包装、家具等领域。
但是,无纺布的力学性能远不及织物,尤其在强度、耐磨性、回弹性等性能方面的限制,使得无纺布的使用寿命较短,甚至大部分都是属于一次性使用品。
液氨整理是目前棉麻等天然纤维及纤维素纤维纯纺、混纺织物或纱线选用的一种高档后整理工序。织物经液氨处理后具有优良免烫性能的同时又不影响织物的柔软性、吸湿性;纱线经液氨处理后滑爽感增强、纱线表面变得光滑柔软而且尺寸稳定性好。目前织物液氨处理技术已相当成熟,而纱线以绞纱或筒子纱进行液氨处理的技术也有小范围应用,但是在无纺布领域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回弹全棉无纺布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改善全棉无纺布的耐磨性能和回弹性。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磨回弹全棉无纺布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全棉无纺布进行预烘干;
S2、将全棉无纺布进行冷却处理;
S3、将全棉无纺布进行浸氨处理;
S4、将全棉无纺布进行干热处理;
S5、将全棉无纺布进行汽蒸处理;
S6、将全棉无纺布进行定型处理;
S7、将全棉无纺布进行二次烘干;
S8、将全棉无纺布进行卷装,即得所述的耐磨回弹全棉无纺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
液氨整理后,棉纤维内部孔径分布趋于均匀,纤维大分子链的排列趋于紧密,同时,纤维结晶度下降,结晶颗粒变小,有助于纤维弯曲回弹性的提高,从而改善了全棉无纺布的折痕回复性。
液氨小分子进入棉纤维的内部,使棉纤维从芯部开始膨胀,扁平状的棉纤维结构改变为圆形结构,消除了棉纤维的内应力,同时棉纤维的腔体半径变小,纤维扭曲程度降低,抵御外界变形的能力增强。
通过采用液氨整理技术,全棉无纺布的耐磨和回弹性具显著提升。
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耐磨回弹全棉无纺布,耐磨性(磨毛、磨起球)达到4级,折皱回复角达到99°。
具体的,步骤S1中,将全棉无纺布通过导布辊牵引进入到烘箱中,并在传送过程中通过高温空气进行烘干,降低无纺布中的水分的含量至小于或等于1%。烘箱温度设定为100~150℃,时间为1~2min。
具体的,步骤S2中,将全棉无纺布表面的温度降低至-34℃以下,再进行浸氨。
具体的,步骤S3中,将冷却的全棉无纺布通过导布辊牵引进入到盛有液氨的缸体内,并在传送过程中进行液氨处理。缸体内的温度为-45~-35℃,全棉无纺布在缸体内的时间为10~3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稳健医疗(武汉)有限公司,未经稳健医疗(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29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