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开关数字化采集装置的异常数据筛选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1711.0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1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凌;李二霞;张波;杨红磊;刘海涛;亢超群;何连杰;吕广宪;孙智涛;樊勇华;许保平;周勐;王利;韩子龙;吴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夏德政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开关 数字化 采集 装置 异常 数据 筛选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配电开关数字化采集装置的异常数据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目标采样值所在的当前的滑动数据窗,计算相邻插值余项误差,并更新所述目标采样值对应的判断总次数标志为当前的判断总次数标志与预设的步长之和;
步骤2,当所述相邻插值余项误差大于等于预设的相邻插值余项误差阈值,且所述目标采样值对应的电气量类型非零序分量时,更新所述目标采样值的异常判断次数标志为当前的异常判断次数标志与预设的步长之和;
步骤3,当所述判断总次数标志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次数阈值时且所述异常判断次数标志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采样值的数据类型为异常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采样值作为当前的滑动数据窗中的最后一个数据时,对所述目标采样值对应的对异常判断次数标志和判断总次数标志进行初始化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相邻插值余项误差大于等于预设的相邻插值余项误差阈值,且所述目标采样值对应的电气量类型为零序分量时,对当前的滑动数据窗内的每个采样值对应的同时刻的三相的采样值进行合成,以确定零序分量;
计算所述零序分量和当前的滑动数据窗的相关系数;
当所述相关系数小于预设的相关系数阈值时,更新所述目标采样值的异常判断次数标志为当前的异常判断次数标志与预设的步长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判断总次数标志小于第一预设次数阈值时,将滑动数据窗向后移动一位,以重新确定当前的滑动数据窗,并返回步骤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判断总次数标志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次数阈值,且所述异常判断次数标志小于第二预设次数阈值时,判断所述目标采样值对应的采样时间段内的采样值是否均满足大于预设的零漂阈值且为常数;
当所述目标采样值对应的采样时间段内的采样值均满足大于预设的零漂阈值且为常数时,确定所述目标采样值的数据类型为异常数据;反之,则确定所述目标采样值的数据类型为正常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利用如下方式计算相邻插值余项误差,包括:
I(xi)=xi-x′i,2≤i≤n-1,
其中,E(x2,...,xn-1)为相邻插值余项误差;{x1,x2,...,xn-1,xn}为连续的五个采样点的采样值;Δt为采样间隔;I(xi)为第i个采样点处的插值余项;n为滑动数据窗内的采样值的个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存在某一个通道对应的在采样时间段内的采样值均大于预设的零漂阈值且为常数,且无法恢复时,确定该通道对应的相传感器或连接回路异常;
当同时存在至少两个通道对应的在采样时间段内的采样值均为常数时,确定配电开关数字化采集装置的内部信号调理电路或A/D转换电路异常;
当存在某个通道或多个通道对应的在采样时间段内的采样值间歇性出现异常判断次数标志大于第二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时,则确定信号传输环节受到了干扰信号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17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局放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轴承座压铸模具及其压铸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