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枝蚕丝接枝率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1201.3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4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钱红飞;方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563 | 分类号: | G01N21/3563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仵君粉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枝 蚕丝 定量分析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枝蚕丝接枝率的定量分析方法,属于利用红外光测试或分析材料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技术领域。待检接枝蚕丝样品剪碎成粉末状,制样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测试,获得红外吸收光谱曲线;对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分峰与拟合,分别得到接枝新特征吸收峰和蚕丝原有酰胺带Ⅲ特征吸收峰,计算其面积,分别记作B和C;记y=B/C,则待检接枝蚕丝的接枝率x满足:。本申请建立了特征吸收峰与蚕丝接枝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形成了一种基于红外光谱建立甲基丙烯酰胺接枝蚕丝接枝率的定量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接枝蚕丝接枝率的定量分析方法,属于利用红外光测试或分析材料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真丝织物具有质地轻柔、外观华丽、透气吸湿和滑爽舒适等特性,备受人们喜欢,常被称作“纤维皇后”。蚕丝在生活应用各方面均有涉及,包括真丝被褥、真丝服饰、真丝围巾、真丝领带等,盛行千年而不衰。蚕丝纤维主要是由丝素和丝胶两种蛋白质组成,单丝内部是丝素,外部是丝胶,在整个茧丝中丝素占75%,丝胶占25%左右,由于丝胶含有较多杂质,丝胶的存在不仅会成为后期染色的障碍,还会使蚕丝纤维原有的光泽和手感特点不能充分发挥,因此蚕丝前期加工过程是对蚕丝进行脱胶处理。脱胶处理后的蚕丝,其重量损失约为25%,如此大比重的损耗给练染厂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蚕丝织物的服用性能带来一定不利影响,因此蚕丝增重成了非常重要的手段。
蚕丝增重的初步阶段是为了简单弥补精炼脱胶后减少的重量损失,随着增重技术不断进步,在保留原有真丝特性前提下,现已逐步倾向于开发改善真丝的防皱性、悬垂性和挺阔性,提高其色牢度以及消除或降低蚕丝光致泛黄等技术,接枝聚合增重技术成为主流。
接枝聚合增重技术是指:适当的条件下,在蚕丝蛋白质上接枝由另一种单位组成的链,通常是具有双键结构的单体进行聚合反应生成枝状聚合体。接枝共聚生成的接枝链分布于纤维分子的结构中,可以保持原有的蚕丝特性,不会破坏蚕丝纤维的主链,因此接枝后不仅可以使蚕丝重量增加,还能改善蚕丝的性能与品质。
蚕丝纤维接枝共聚以自由基反应聚合为主,引发方式有辐射引发和化学引发两种。紫外光引发是一种重要的辐射引发接枝方式,该引发的聚合反应速率很快(约20min),可实现生产加工的连续化,并已大量应用于涂料、印刷等工业领域,然而紫外光对蚕丝本身具有不利影响,易造成蚕丝的黄化和强力损伤,而化学接枝共聚反应条件温和,已在纺织工业生产中应用,反应大多在大浴比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较长(约90min),生产加工方式以间歇为主。目前通过化学改性接枝增重整理技术中,烯基类、丙烯酰胺类单体在蚕丝纤维上的接枝聚合被视为是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甲基丙烯酰胺(MAA)是一类目前应用研究较广的接枝单体,该单体的接枝率一般是40%以上,在如此高的接枝率下得到的增重蚕丝也基本不影响蚕丝的固有风格,且蚕丝的尺寸稳定性、耐磨性、耐黄变、拒水拒油以及色牢度等各方面性能均有所提高。引入接枝聚合物的程度不同,蚕丝性能稍有差异,其成本价格更是相差甚远。消费者很难通过现有的检测方法鉴定其具体的增重率,主动权掌握在生产者一方,而其测定接枝率通常是通过接枝蚕丝前后的精确称重实现的,如式(1)。
式中:W1为接枝前蚕丝的绝对重量,W2为接枝增重后蚕丝的绝对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1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玫瑰荔枝香精
- 下一篇:基于Mousetrap的异步微流水线数据流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