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集成式车身底盘及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9213.2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3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国;王颖;彭月猛;陈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25 | 分类号: | H01M10/625;H01M10/653;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7;H01M10/658;H01M50/233;H01M50/244;H01M50/249;H01M50/507;H01M50/51;B60L50/60;B60L50/64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马倩倩 |
地址: | 30038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集成 车身 底盘 电动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集成式车身底盘及电动汽车,包括车身、模组、保温部件和底板,车身内部设有镂空区域,镂空区域用于与模组密封连接后集成为一体结构,车身底部与底板密封连接,且底板上方设有保温部件。本发明所述的电池集成式车身底盘及电动汽车,减少了新能源车中车身及电池部件数量,降低车身及电池所占重量比重,降低整车成本,具有可维修,可售后的可行性,具有整车工艺实现的可行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集成式车身底盘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进入蓬勃发展时代,销量逐渐增加,与传统燃油车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对新能源汽车成本要求越来越低,续航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整车轻量化水平不断进步,而电池系统在整车质量中占据30%左右比重,成本占比超过20%。行业中针对电池推出一系类轻量化及降本方案,相继推出355标准模组,590标准模组,CTP等方案;但上述方案基本都是电池系统与整车相互独立,双方有部分功能结构重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电池集成式车身底盘,以解决新能源汽车中电池系统与整车相互独立,轻量化水平相对低,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集成式车身底盘,包括车身、模组、保温部件和底板,车身内部设有镂空区域,镂空区域用于与模组密封连接后集成为一体结构,车身底部与底板密封连接,且底板上方设有保温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包括横纵梁和固定安装点,横纵梁中部设有镂空区域,两侧分别设有前端和后端,横纵梁车底侧均布若干固定安装点;前端和后端均设有插接部,用于安装通信接插件、高压接插件、水冷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镂空和模组之间设有第一密封部件,底板与车身底盘连接处贴有第二密封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模组上设有若干减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的横纵梁为T型或者L型结构,横纵梁的数量根据模组的大小以及车身强度要求增减。
进一步的,所述模组包括侧板、隔热片、电芯单元、水冷板、汇流排,两个侧板之间设置若干电芯单元形成电芯组,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之间、电芯单元和侧板之间均设有隔热片,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的不同电极使用汇流排串联,电芯组底部安装水冷板。
进一步的,所述电芯组通过导热胶结构与水冷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芯组和水冷板之间设有限位片,限位片用于限制电芯组与水冷板之间的间隙,控制导热胶结构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电芯单元包括U型壳及其内部设置的第一输出排组件、第二输出排组件、隔片、电芯、采样组件、二号端盖、四号端盖和胶,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设有隔片,相邻电芯的正极耳与正极耳同侧堆叠后形成电芯堆叠组,电芯堆叠组的一端与第一输出排组件固接,另一端与第二输出排组件固接,第一输出排组件与二号端盖插接,第二输出排组件与四号端盖插接,每个电芯底部通过采样组件信号连接至外界BMS,电芯与U型壳之间设有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电池集成式车身底盘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电池集成式车身底盘,轻量化水平高,减少了零部件数量,从而减少了生产工序,大大降低了成本。
(2)本发明所述的电池集成式车身底盘,设置的模组,可以定向管控热失控及热蔓延,使得热失控可以控制,热管理集成。
(3)本发明所述的电池集成式车身底盘,电池成组灵活,兼容性增加,且整车的电池可维修,避免了因电池原因造成整车运行困难的问题。
(4)本发明所述的电池集成式车身底盘,大大节省了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电池单元和模组具有结构强度,大大增强了与车身的连接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92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