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气化供热联产氢能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8338.3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2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斌;章一蒙;马欢欢;陈登宇;王亮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C01B3/02;C01B3/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气化 供热 联产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生物质气化供热联产氢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器(1)、炭气联产气化炉(2)、燃烧器(3)、锅炉(4)、炭汽反应器(5)、导热油换热器(6)、引风机(7)、出炭螺旋器(8)、烟筒(9)和脱二氧化碳器(10),所述进料器(1)与炭气联产气化炉(2)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炭气联产气化炉(2)的出炭口连接出炭螺旋器(8),所述炭气联产气化炉(2)的可燃气出口与燃烧器(3)的进口相连,所述燃烧器(3)的出口与锅炉(4)相连,所述锅炉(4)的烟气出口与导热油换热器(6)相连,所述导热油换热器(6)的烟气出口与引风机(7)相连,所述引风机(7)的出口与烟筒(9)相连;所述锅炉(4)的蒸汽出口与炭汽反应器(5)的蒸汽入口(5-4)相连,所述导热油换热器(6)的导热油出口与炭汽反应器(5)的导热油入口(5-3)相连,所述导热油换热器(6)的导热油进口与炭汽反应器(5)的导热油出口(5-7)相连,所述出炭螺旋器(8)的出口与炭汽反应器(5)的进炭口(5-1)相连,所述炭汽反应器(5)的富氢出口(5-10)与脱二氧化碳器(10)的进口相连;
所述炭汽反应器(5)包括壳体(5-2)、高温热管(5-6)和旋转布汽装置,所述壳体(5-2)上设置有导热油夹套,多个所述高温热管(5-6)位于壳体(5-2)内侧,且所述高温热管(5-6)的一端与壳体(5-2)的导热油夹套内部连通;所述旋转布汽装置包括减速电机(5-5)、旋转接头、蒸汽主管(5-8)和蒸汽支管(5-9),所述减速电机(5-5)与旋转接头连接,所述旋转接头上开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蒸汽入口(5-4),所述旋转接头与蒸汽主管(5-8)连通,所述旋转布汽装置连接在壳体(5-2)的顶盖中心,且旋转布汽装置的蒸汽主管(5-8)从顶盖中心孔伸入到壳体(5-2)的内部,所述蒸汽主管(5-8)上连通有多个蒸汽支管(5-9);所述壳体(5-2)的顶盖上开设有与壳体(5-2)内侧连通的进炭口(5-1)和富氢出口(5-10),所述壳体(5-2)的外侧面上部开设有与壳体(5-2)的导热油夹套内部连通的导热油入口(5-3),所述壳体(5-2)的外侧面底部开设有与壳体(5-2)的导热油夹套内部连通的导热油出口(5-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气化供热联产氢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换热器(6)的导热油出口通过导热油管道与炭汽反应器(5)的导热油入口(5-3)相连,所述导热油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气化供热联产氢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4)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道与炭汽反应器(5)的蒸汽入口(5-4)相连,所述蒸汽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气化供热联产氢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炭汽反应器(5)的导热油夹套内部和壳体(5-2)内部均设置有热电偶,所述热电偶用于测量导热油的温度和壳体(5-2)内部的反应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气化供热联产氢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高温热管(5-6)均匀并间隔的分布在壳体(5-2)的导热油夹套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质气化供热联产氢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蒸汽支管(5-9)均匀并间隔的分布在蒸汽主管(5-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833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