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park的智能数据转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6908.5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1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俊;罗义斌;胡明慧;魏阳;李军;司震;宋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联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5 | 分类号: | G06F16/25;G06F16/215;G06F16/21;G06F16/27;G06F9/455;G06F11/30;G06F11/32;G06F11/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park 智能 数据 转换 方法 | ||
一种基于Spark的智能数据转换方法,基于分布式计算框架Spark的统一数据转换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解析器、执行器、调度器;其中解析器将通过页面勾选的同步条件、计算条件以及告警条件;通过各个解析器解析成对应的Spark代码,选择Sqoop的执行方式,将对应生成Sqoop的shell脚本,执行器通过解析器生成的Spark的代码或Sqoop脚本存储在HDFS,当任务被触发执行后,通过执行器选择相应的执行引擎执行具体脚本或代码;调度器根据调度依赖图,每一个任务可以设置依赖父任务如任务B和C,或设置触发性子任务如任务D和E,最终多个依赖关系形成用户所需整个任务依赖网;另一方可以设置任务失败策略。最终将所需执行的任务根据集群现有资源情况,调度到资源充足的节点执行任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Spark分布式计算组件,实现具有高性能和高可用性的海量数据的智能转换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业务上使用的存储介质越发丰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使用不同数据存储。其中包括关系型数据库Mysql、Oracle、Sql Server,文档存储:MongoDB,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存储:HBase、ElasticSearch以及大数据存储组件Hive、Kudu。急需要有一种方法能整合各个组件的抽取转换;另在数据抽取中,数据源种类繁多,数据来源去向缺乏管理,各个抽取任务如果仅由脚本管理,任务状态等难以管理维护,数据质量治理困难,导致数据部门承载的上游业务可能缺乏准确性。急需要有平台对数据元数据及任务元数据进行管理维护。
Spark是个通用的集群计算框架,通过将大量数据集计算任务分配到多台计算机上,提供高效内存计算。分布式计算框架要解决两个问题:如何分发数据和如何分发计算。Hadoop使用HDFS来解决分布式数据问题,MapReduce计算范式提供有效的分布式计算。类似的,Spark拥有多种语言的函数式编程API,提供了除map和reduce之外更多的运算符,这些操作是通过一个称作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s,RDDs)的分布式数据框架进行的。本质上,RDD是种编程抽象,代表可以跨机器进行分割的只读对象集合。
Sqoop是一款开源的工具,主要用于在Hadoop与传统的数据库(mysql、postgresql...)间进行数据的传递,可以将一个关系型数据库(例如:MySQL,Oracle,Postgres等)中的数据导进到Hadoop的HDFS中,也可以将HDFS的数据导进到关系型数据库中。HDFS是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Had。HDFS有着高容错性的特点,并且设计用来部署在低廉的硬件上。而且它提供高传输率来访问应用程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随着业务不断发展,多源多结构数据急剧增加,及对数据质量监控、数据血缘管理、数据抽取效率提升、元数据管理等需求日趋急迫。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数据转换工具。提供数据元数据及任务元数据治理,以解决多源数据抽取统一配置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血缘管理等多种大数据ETL相关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联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联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69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