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6864.6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2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吴丹;李琼;郭贺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H02K5/20;H02K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 代理人: | 王道川 |
地址: | 4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驱动 电机 保护 | ||
本发明公开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包括壳体机构、减震机构、散热机构和防水机构;所述减震机构位于所述壳体机构的内部,且所述散热机构位于所述壳体机构的内部以及外壁上,所述防水机构位于所述散热机构的内部;本发明受到撞击时,在惯性的作用下,内壳滑动套接在电机的外表面,为电机提供第二层的保护,同时在正常行驶时,内壳滑回原始位置,内壳为滑动设置,增加装置的灵活性,在电机在正常运行中,内壳不为电机提供二次保护,便于电机的散热以及电机的正常运行,本装置能够对电机提供双层保护,外壳进行保护,内壳减少撞击产生的冲击力,同时使得电机得到缓冲,防止电机的损坏,且本装置适用于各种不同大小的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驱动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部件,且很容易损坏,导致汽车无法启动因此需要保护壳进行保护,目前市面上的保护壳,结构造型比较简单,使得功能不完善,对电机的保护不充分,在发生撞击时导致电机的损坏,同时电机转动时长时间的震动导致电机出现偏移以及损坏,影响车辆的行驶,且使用保护壳是散热不充分,导致电机的温度过高等现象。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撞击以及减小震动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包括壳体机构、减震机构、散热机构和防水机构;所述减震机构位于所述壳体机构的内部,且所述散热机构位于所述壳体机构的内部以及外壁上,所述防水机构位于所述散热机构的内部。
上述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保护壳,所述壳体机构包括外壳、内壳、拉伸弹簧、调节板、拉伸带、卡杆、卡杆弹簧、卡槽、滑轮、滑槽、限位块和电机;所述内壳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内壳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内壳相对安装,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一端,所述调节孔位于所述调节板的外表面上,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拉伸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壳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卡杆的一端与所述内壳的另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内壳的另一端的端壁设置为弧形,所述卡杆弹簧位于所述卡杆的外表面上,所述卡槽位于所述内壳的另一端面上,所述卡杆可与所述卡槽进行卡接,所述滑轮位于所述内壳的外表面上,所述滑槽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滑轮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的内部,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滑槽的内部的两端,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内壳的直径大于所述电机的直径,且所述内壳滑动连接在所述电机的外表面上,通过外壳的设置,当受到撞击时,外壳为电机提供第一层的保护,当电机受到撞击时,在惯性的作用下,内壳滑动套接在电机的外表面,为电机提供第二层的保护,防止电机损坏,同时在正常行驶时,内壳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滑回原始位置,通过内壳的滑动设置,增加装置的灵活性,在电机在正常运行中,内壳不为电机提供二次保护,便于电机的散热以及电机的正常运行,同时为了避免内壳对电机保护时产生振动,通过卡杆弹簧的作用,能够减少卡接时的震动,通过壳体机构的设置,能够对电机提供双层保护,外壳对电机进行保护,内壳减少撞击产生的冲击力,同时是电机得到缓冲,防止电机的损坏,且本装置适用于各种不同大小的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68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