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纤维混纺织物后整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5610.2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9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徐健;郑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威臣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02 | 分类号: | D06B1/02;D06B13/00;D06C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科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53 | 代理人: | 曾勇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混纺 织物 整理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纤维混纺织物后整理工艺,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多纤维混纺织物后整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B、辊轴输送:后整理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进口和出口,轴向固连在壳体内且上下相邻的两根辊轴形成一输送单元,进口与出口之间具有若干输送单元,备用的多纤维混纺织物由进口进入并由出口输出过程中,多纤维混纺织物依次穿设在每个输送单元处;C、喷雾;D、喷气;E、挤压。本多纤维混纺织物后整理工艺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一种多纤维混纺织物后整理工艺。
背景技术
多纤维混纺织物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纤维混纺成纱线进而织成的织物。
多纤维混纺织物取长补短,优势共存,满足人们对衣着的不同要求。如棉与竹纤维的混纺织物,有棉的保暖舒适优点,又有竹纤维的杀菌透气凉爽优点,没有棉的易皱缺点,也没有竹纤维,手感太硬的缺点等等。
多纤维混纺织物的后整理工艺中的预缩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它是用物理方法减少面料浸水后的收缩以降低缩水率的工艺过程,最终能使多纤维混纺织物幅宽整齐均一,尺寸和形态稳定。
例如中国专利其公开号CN111411531A公开了一种防水防污纤维面料制造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纺纱;步骤二,改装机器:具体是将纺织机上的双机头改装成四机头;步骤三,编织制造;步骤四,预缩工艺:利用预缩机对面料的相应地方进行机械预缩;步骤五,预缩后工艺:在预缩过程中,首先将面料给湿或浸水,然后在生产线上利用烘干箱进行缓慢烘干,使其自然收缩;该种面料由锦纶和氨纶结合制作,使其具有透气、柔软舒适以及防钻绒的效果,而且制造出来的面料共有三层,规避了胆布的使用,使得制造出来的面料十分轻盈,通过PTFE膜的设置,使其具有防水防污的效果。
可以看出,上述专利的面料在预缩处理时是直接给湿时给水量无法准确控制,影响后续工序质量。当然,直接浸泡也会导致面料含水率太高,也影响后续工序质量。其稳定性比较差,而且最终成品产品的品质无法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且能有效提升产品品质的多纤维混纺织物后整理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纤维混纺织物后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将需要处理的多纤维混纺织物折叠备用;
B、辊轴输送:后整理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进口和出口,轴向固连在壳体内且上下相邻的两根辊轴形成一输送单元,进口与出口之间具有若干输送单元,备用的多纤维混纺织物由进口进入并由出口输出过程中,多纤维混纺织物依次穿设在每个输送单元处;
C、喷雾:壳体内连接有高压雾化喷头,通过高压雾化喷头向输送单元处的多纤维混纺织物喷洒水雾;
D、喷气:壳体内还连接有气嘴,通过气嘴向已喷雾的多纤维混纺织物吹动,吹动过程中使相邻两输送单元之间的多纤维混纺织物抖动;
E、挤压:靠近于进口处的输送单元,其上下相邻两根辊轴之间的间距尺寸为A,靠近于出口处的输送单元,其上下相邻两根辊轴之间的间距尺寸为B,其中,A大于B。
进口处的多纤维混纺织物由进口输入,由出口输出过程中,多纤维混纺织物依次穿设在每个输送单元上。
多纤维混纺织物经辊轴输送过程中,多纤维混纺织物在进口处稳定的得到喷雾和喷气处理。
也就是说,喷雾处理能使多纤维混纺织物上部得到稳定的湿润且这样能保证多纤维混纺织物的含水量适中。同时,在喷气处理作用下,多纤维混纺织物抖动过程中能使水雾更加充分的浸透至多纤维混纺织物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威臣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威臣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5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