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o/3DNG催化剂制备及应用于催化氧化木质素及其β-O-4模型化合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5586.2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5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利;郭守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7/02;B01J37/08;B01J37/10;B01J37/32;C07C37/52;C07C3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o dng 催化剂 制备 应用于 催化 氧化 木质素 及其 模型 化合物 方法 | ||
一种Co/3DNG催化剂制备及应用于催化氧化木质素及其β‑O‑4模型化合物方法,通过将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与氨水混合并经水热得到三维氮掺杂石墨烯(3DNG)后,将3DNG浸渍于Co盐溶液中,再将浸渍产物冷冻干燥并高温裂解制备得到Co/3DNG。本发明用于催化木质素及其β‑O‑4模型化合物氧化解聚,在不添加任何无机碱的条件下,该催化剂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催化剂制备和生物质转化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利用水热-浸渍-热解法制备三维氮掺杂石墨烯负载钴纳米粒子(Co/3DNG)催化剂及其在木质素及其β-O-4模型化合物氧化转化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储量仅次于纤维素、且含有天然芳香环结构的生物质资源,可以通过氧化解聚得到多官能团的单体化合物,为有机化工和制药工业提供官能化的单体和低聚物原料。多年来人们致力于通过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打断β-O-4连接结构,从而实现木质素的高附加利用。现有的木质素及其β-O-4模型化合物催化氧化解聚中,非金属钴基催化剂具有成本低,资源丰富等优点,以及在碱性条件下相对较好的耐腐蚀性能,有望成为潜在的催化木质素氧化降解的催化剂之一。Luo等人(Luo H.,Wang L.,Li G.,et al.Nitrogen-doped carbon-modified cobalt-nanoparticle-catalyzed oxidative cleavage ofligninβ-O-4model compounds under mild Conditions[J].ACS Sustainable Chem.Eng,2018,6:14188-14196.)通过裂解负载于活性炭上的维生素B12制备得到氮掺杂碳材料负载Co纳米粒子催化剂,该催化剂在添加无机碱K2CO3作为助剂的条件下,对β-O-4模型化合物(2-苯氧基-1-苯乙醇)的催化氧化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β-O-4模型化合物转化率和产物苯酚产率为96%。然而,该在不添加K2CO3的条件下,β-O-4模型化合物转化率和苯酚产率仅为19%。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提出一种Co/3DNG催化剂制备及应用于催化氧化木质素及其β-O-4模型化合物方法,在不添加任何无机碱的条件下进行木质素及其β-O-4模型化合物氧化解聚,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Co/3DNG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将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与氨水混合并经水热得到三维氮掺杂石墨烯(3DNG)后,将3DNG浸渍于Co盐溶液中,再将浸渍产物冷冻干燥并高温裂解制备得到Co/3DNG。
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浓度为2-5mg/mL,用量为20mL。
所述的氨水浓度为25-28%,氨水用量与氧化石墨烯比例为(0.5-2)mL:(40-100)mg。
所述的水热,具体为:将GO分散液、氨水依次加热水釜并充分搅拌,再将水热釜转移至烘箱,加热至180℃并保温12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所述的水热,优选在冷却后将产物体系离心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至pH=7。
所述的浸渍,具体为:将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依次加入钴盐中并充分搅拌,再将3DNG浸入溶液中静置2-24h。
所述的浸渍,优选时间12-24h。
所述的浸渍,优选在静置后将产物体系离心分离,并用去乙醇和离子水交替洗涤,优选为交替洗涤3次。
所述的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0-1:7,优选为1:0-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55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