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指向机构大口径反射面天线装星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4662.8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1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晖;刘伟栋;闵康磊;任红宇;张顺波;李勇;杨潇杰;韩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3/02;H01Q15/14;G01R29/10;G01B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向 机构 口径 反射 天线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指向机构大口径反射面天线装星及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反射面天线在模拟工装安装到位,调整状态;2、反射面天线火工品压紧点解锁,然后展开到位;3、展开机构安装面与模拟工装紧固螺钉解锁,然后平移,与模拟工装分离;4、测量模拟工装上接口空间位置状态,完成后移走模拟工装;5、卫星转移至步骤1中模拟工装的位置,调整卫星姿态复原接口;6、将反射面天线平移至步骤2中的位置;7、展开机构安装面与卫星对应接口连接固定;8、反射面天线收拢到位后,进行火工品压紧固定。本发明中的装星及测试方法,克服了大口径反射面共形设计天线的装星操作困难,实现了在系统状态下的天线功能和性能指标的地面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用天线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带指向机构大口径反射面天线装星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在某型号卫星工程中,需要针对带指向机构的大口径反射面天线,开展装星设计,并进行整器状态天线测试方法研究。由于天线与整星采用共形设计思路,主要安装面内凹在卫星结构内部,无法在反射面收拢状态下完成整星操作,天线无法直接安装在卫星安装面上。
目前,公知的用于卫星的同类型带指向机构大口径反射面天线,多采用整体平装方案,安装位置均在同一平面内,整体安装在卫星表面即可;或者直接在单机产品研制阶段,即将天线安装在卫星对应的单块舱板上,后续与舱板一起交付卫星系统,由舱板与卫星主结构进行连接。
采用上述经典装星方案,无法完成本型号所研制的带指向结构大口径反射面天线的装星,主要困难在于反射面天线与卫星共形设计,主要安装面均在卫星内部,并分布在多个维度空间,难以整体安装操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指向机构大口径反射面天线装星及测试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带指向机构大口径反射面天线装星及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带指向机构大口径反射面天线在模拟工装安装到位,调整至与卫星上安装位置姿态相同的状态;
步骤2:带指向机构大口径反射面天线火工品压紧点解锁,然后在重力平衡装置辅助下,由控制器驱动在模拟工装上展开到位;
步骤3:带指向机构大口径反射面天线所属展开机构安装面与模拟工装紧固螺钉解锁,通过重力平衡装置上的两维机构控制将带指向机构大口径反射面天线在吊挂状态下平移,与模拟工装分离出一定安全距离;
步骤4:测量模拟工装上与带指向机构大口径反射面天线的对应接口空间位置状态,测量完成后移走模拟工装;
步骤5:卫星转移至步骤1中模拟工装的位置,并测量卫星与带指向机构大口径反射面天线对应接口空间位置,根据步骤4中模拟工装接口空间位置坐标状态,调整卫星姿态复原卫星接口;
步骤6:控制重力平衡装置上的两维机构将带指向机构大口径反射面天线在吊挂状态下平移至步骤2中的位置;
步骤7:带指向机构大口径反射面天线展开机构安装面与卫星对应接口连接固定;
步骤8:带指向机构大口径反射面天线在重力平衡装置辅助下,由控制器驱动带指向机构大口径反射面天线按照展开顺序的逆序进行收拢,收拢到位后,进行火工品压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所述模拟工装包括天线安装工装和高度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所述重力平衡装置对平衡重力实时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所述两维机构在同一平面内沿平行和垂直两个方向平移。
进一步地,所述火工品压紧包括6个压紧面。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步骤2、步骤3、步骤6、步骤8中,需保持所述带指向机构大口径反射面天线的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46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天线重力卸载装置
- 下一篇:热流道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