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型非开挖钻杆双头精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3920.0 | 申请日: | 2021-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8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挺优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00 | 分类号: | B23B5/00;B23B25/06;B23B29/12;B23Q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沈小良 |
地址: | 241081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开挖 钻杆 双头精车 | ||
本发明涉及钻杆器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智能型非开挖钻杆双头精车,包括:工作台;中轴夹紧机构,工位偏移机构,设置于工作台的顶部,中轴夹紧机构设置于工位偏移机构的输出端;轮盘式工位转换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上;三爪卡盘,旋转驱动机构,三爪卡盘设置于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车刀,刀具快速固定架,车削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和车削驱动机构分立于工作台的两侧,刀具快速固定架设置于车削驱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本设备的设置,可以对钻杆进行两端精车时,避免将钻杆调头并重行固定,节约了大量的时间,避免了工作人员繁琐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杆器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智能型非开挖钻杆双头精车。
背景技术
非开挖是指利用各种岩土钻掘设备和技术手段,通过导向、定向钻进等方式在地表极小部分开挖的情况下,敷设、更换和修复各种地下管线的施工新技术,不会阻碍交通,不会破坏绿地、植被,不会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解决了传统开挖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对交通、环境、周边建筑物基础的破坏和不良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果。
非开挖钻杆是由光管或原钢管材在经过多次加工步骤后制成;其是先通过钢管加厚工序的处理,使得光管两端的外径加大、内径变小,从而使得两端端头的管壁加厚;然后在加厚的管壁上进行螺纹加工。
目前,市场上没有专门针对非开挖钻杆螺纹加工的设备,只有普通数控车床。工人在进行产品精加工的时候,需要将钻杆放置于车床上,然后手工夹紧再进行钻杆加工,加工完一头后再用行车或者两人抬起钻杆,进行调头,再送至车床上加工,传统的加工方式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在调头这个工作上,而且非常浪费工人的体力,车床精加工效率十分低下,搬运的时候又容易发生事故。
根据上述出现的问题,需要提出一种智能型非开挖钻杆双头精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型非开挖钻杆双头精车。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型非开挖钻杆双头精车,包括:
工作台;
中轴夹紧机构,用于对钻杆进行位置固定;
工位偏移机构,设置于工作台的顶部,中轴夹紧机构设置于工位偏移机构的输出端;
轮盘式工位转换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上;
三爪卡盘,用于对钻杆的一端进行固定;
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通过连接架安装于轮盘式工位转换机构的输出端,三爪卡盘设置于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
车刀,用于对钻杆进行车削;
刀具快速固定架,刀具快速固定架用于对车刀进行快速固定;
车削驱动机构,车削驱动机构通过连接架安装于轮盘式工位转换机构的输出端,旋转驱动机构和车削驱动机构分立于工作台的两侧,刀具快速固定架设置于车削驱动机构的输出端。
优选的,中轴夹紧机构包括:
滑动架,设置于工位偏移机构的输出端并与其固定连接,滑动架上设有滑槽,滑槽处设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均与滑槽滑动连接;
宽阔手指气缸,设置于滑动架的底部,宽阔手指气缸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滑块滑动连接;
第一爪架和第二爪架,分别设置于两个滑块上。
优选的,
第一爪架的工作部由两个V字型叉架组成,两个V字型叉架之间留有间距,两个字型叉架的内壁均设有滚轮;
第二爪架的工作部为单个V字型叉架,单个V字型叉架的内壁设有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挺优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挺优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3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