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分类方法、系统、设备及信息数据处理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3790.0 | 申请日: | 2021-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7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高卫峰;白利霞;李和成;谢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4;G06N3/08;G06N3/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7 | 代理人: | 何畏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分类 方法 系统 设备 信息 数据处理 终端 | ||
1.一种数据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每个数据集划分为两个子集:训练集和测试集,随机选择其中75%的数据作为训练集,剩余25%的数据作为测试集,并将所有数据的特征属性值归一化为[-1,1]之间的数;
步骤二,初始化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SLFN的结构和部分网络参数,包括隐层神经元的状态、输入权值和隐层偏置,并计算最优输出权值;
步骤三,评估生成的染色体的适应度函数值;
步骤四,通过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协同遗传算法CGA-ELM同时优化网络结构和连接参数,得到最优解作为最终的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
步骤五,使用测试集测试网络性能,输出平均分类准确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初始化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的结构和部分网络参数,并计算最优输出权值,包括:
将所有参数编码到一个染色体中,每个染色体都包含了一个隐层神经元状态的二进制向量Θ=[θ1,θ2,…,θK]∈RK,输入权值向量和隐层偏置向量B=[b1,b2,…,bK]∈RK;所有参数都是随机产生的,Ω和B中的元素位于区间[-1,1],而Θ中的元素只有两个取值:0或1,取值为1时表示相应的隐层神经元被激活,取值为0表示相应的隐层神经元不被激活,所述染色体表示为:
Xi(G)=[Θi(G),Ωi(G),Bi(G)]T;
其中Xi(G)是第G代的第i个染色体;种群表示为:
PG=[X1(G),X2(G),…,XPop(G)];
其中,Pop是种群规模,种群PG中的每个染色体包含一个K维的二进制向量和一个(N+1)×K维的实数向量,因此每个染色体的维数是D=(N+2)×K。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评估生成的染色体的适应度函数值,包括:
网络的训练误差定义为:
其中,ti,j是网络的期望输出,oi,j是网络的实际计算输出,Mtr是训练数据的数量,L是输出神经元的个数。
网络的复杂度定义为:
其中,θi∈{0,1}是第i个隐层神经元的激活状态。
在适应度函数的计算中,同时考虑训练误差和网络复杂度:
Fitness(X)=λ×f1+(1-λ)×f2;
其中,λ∈(0,1)是权重系数,优化的目标是最小化这个适应度函数,并且适应度值越小,表明染色体越好。
适应度函数值的计算步骤如下:
(1)染色体X被分为一个K维二进制向量和一个(D-K)维实数向量;
(2)通过二进制向量确定SLFN的结构,通过实数向量确定SLFN的输入权值和隐层神经元偏置;
(3)对于给定的训练集,计算相应的SLFN的输出权值;
(4)计算训练误差f1,同时计算网络复杂度f2;
(5)计算染色体的适应度函数值Fitness(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37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