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片式电解电容器用测试漏电流自动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2801.3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1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蒙勇;邓俊涛;胡鹏;田超;刘一峰;姚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国营第四三二六厂) |
主分类号: | G01R31/01 | 分类号: | G01R31/01;G01R31/52;G01R19/00;G01R1/04;G05B19/042;B07C5/02;B07C5/344;B07C5/36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电容 器用 测试 漏电 自动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式电解电容器用测试漏电流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传送机构及其上方安装的测试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由传送控制器和传送电机控制的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顶部固定有测试夹具,测试夹具表面设置有若干夹具探针,测试机构包括测量气缸,测量气缸底部固定有与第一传送带平行的测量板,测量板垂直嵌入若干与夹具探针相对应的测试探针。测试夹具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孔,定位针通过固定块连接第一传送带,定位针为活动结构,当第一传送带运行时,定位针顶端伸入圆孔中。本发明通过第一传送带、测试夹具及测试机构使测量有效性得到提高,并满足了大多片式电容器漏电流的检测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自动化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片式电解电容器用测试漏电流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漏电流是电解电容器的关键电性能参数之一,其性能的好坏决定了电解电容器的使用可靠性,漏电流测试是电解电容器制造过程的重要流程,在漏电流测试过程中极性区分、接触好坏、结果判断、放电充分等因素至关重要。测试过程中接触不好会导致电解电容器得不到有效测量,放电不充分会导致测试结束的电容器中存在剩余电压,对电容器的电性能参数造成影响,甚至损坏电容器,从而导致电容器性能劣化、可靠性低。
现有技术中,电容器漏电流通过测试装置检测,具体流程为:将待测电容器倒入振动选料器;通过振动使电容器的针脚朝上,送至平送带。电容器的针脚接触到平送挡条时,电容器两针脚连线方向被调节至与平送方向平行。位于最前端的被平送至平送带末端时接触到压力传感器,由电控振动选料器自动电容器停止工作,同时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吸附试样。两针脚分别被吸附到两片导电面板上,漏电流测试仪自动测试其漏电流数值,具有测试过程自动化,测试效率高,引脚接触好的优点,但该装置只能检测小部分的电容器,且振动选料器无法保证所有电容器的针脚朝上,在移动过程中电容器的位置可能改变,易出现检测中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片式电解电容器用测试漏电流自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通过第一传送带、测试夹具及测试机构使测量有效性得到提高并满足了大多片式电容器漏电流的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片式电解电容器用测试漏电流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传送机构及其上方安装的测试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由传送控制器和传送电机控制的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顶部固定有测试夹具,测试夹具表面设置有若干夹具探针,测试机构包括测量气缸,测量气缸底部固定有与第一传送带平行的测量板,测量板垂直嵌入若干与夹具探针相对应的测试探针。
所述测试夹具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孔,第一传送带上设置有定位针,定位针顶端伸入圆孔中。
所述定位针通过固定块连接第一传送带,定位针为活动结构。
所述测试夹具待机位旁设置有分拣机构,分拣机构包括由分拣电机和分拣控制器控制的移动夹,分拣机构底部设置有收集盒与旋转器,旋转器连接有旋转电机。
所述分拣机构的下端地面上安装有位置调节机构,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振动盘和直振带,所述振动盘为多级环装结构,振动盘末端与直振带相连。
所述直振带安装有光纤传感器,直振带末端连接有采样区。
上述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筛选机构和夹具回收机构。
所述筛选机构为两组结构完全相同的吸放装置,吸放装置侧面底部设置有分类盒,吸放装置包括筛选电机、筛选控制器和吸放杆,吸放杆顶端设置有吸头。
所述夹具回收机构包括气缸A、气缸B、气缸C和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传送方向的尾端安装气缸A,测试夹具待机位端安装气缸C,第二传送带与第一传送带并排设置,第二传送带尾端安装气缸B,气缸B连接有接近开关。
所述分拣控制器、传送控制器和筛选控制器为伺服驱动器或步进驱动器,传送电机、分拣电机和筛选电机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国营第四三二六厂),未经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国营第四三二六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2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