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塑木粒子挤出够冷却设备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2657.3 | 申请日: | 2021-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0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生荣;孙斌;钱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绿能塑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3/04 | 分类号: | B29B13/04;B29B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潘卫锋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塑木 粒子 挤出 冷却 设备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塑木粒子挤出够冷却设备及工艺,设备包括:包括安装支架以及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的设备本体;设备本体包括冷却单元以及用于冷却单元下出料的螺旋送料装置;冷却单元包括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的冷却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冷却腔内部的冷却板、冷却棒,为冷却板、冷却棒提供冷源的冷源模块以及用于连接冷却板、冷却棒与冷源模块的连接模块;工艺包括:塑木粒子进入物料缓存腔后受重力影响下落,依次与冷却板、冷却棒接触后进行热交换实现冷却;本发明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利用冷却板、冷却棒对塑木粒子进行两次接触热交换冷却处理;本发明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进而冷却工艺简单,在实际的处理中能够极大的减少人工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木粒子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塑木粒子挤出够冷却设备及工艺。
背景技术
塑木粒子是国内外近年蓬勃兴起的一类新型复合材料,指利用聚氯乙烯,与木粉、稻壳、竹粉等植物纤维混合成新的木质材料,混配和造粒而制备的复合材料颗粒或粒子。再经挤压、模压、注射成型等塑料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板材或型材。
塑木粒子在挤出造粒加工成型后由于其自身温度较高,易产生形变而导致粒子外观收到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冷却。
而现有技术中的还未有专门对塑木粒子进行冷却的设备,现亟需一种用于塑木粒子的制备工艺中的冷却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种节能型塑木粒子挤出够冷却设备及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型塑木粒子挤出够冷却设备,包括安装支架以及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的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包括冷却单元以及用于冷却单元下出料的螺旋送料装置;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的冷却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冷却腔内部的冷却板、冷却棒,为冷却板、冷却棒提供冷源的冷源模块以及用于连接冷却板、冷却棒与冷源模块的连接模块;
所述冷却腔上端设置有物料缓存腔;
所述冷却板有多个,多个冷却板安装在冷却腔内部用于延长塑木粒子通过冷却腔内部的移动路径;
多个冷却板均包括安装在冷却腔上的支撑基板,镶嵌在支撑基板表面能够与塑木粒子接触且用于与塑木粒子进行热交换的第一交换金属板以及一端安装在第一交换金属板上的散热翅片;所述支撑基板内部设置有热交换通道腔,所述散热翅片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热交换通道腔内部;
所述冷却棒有多个,多个冷却棒呈一字状排列从上至下错位安装在冷却腔内部且多个冷却棒均位于冷却板下方;
多个冷却棒均包括安装在冷却腔内部的基管,镶嵌在基管上表面截面为半圆状结构且用于与塑木粒子进行热交换的第二交换金属板以及多个安装在基管内部且与第二交换金属板下表面接触的热交换管;
所述物料缓存腔、某一个或多个支撑基板表面、某一个或多个基管表面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连接模块包括分别与所述热交换通道腔连接的第一冷源腔、第一回收腔,分别与所述热交换管连接的第二冷源腔、第二回收腔,一端分别与第一冷源腔的第一连接通道、第一回收通道,一端分别与第二冷源腔连接的第二连接通道、第二回收通道,用于连接第一冷源腔、第二冷源腔的第三连接通道以及安装在第一连接通道、第二连接通道、第三连接通道、第一回收通道、第二回收通道上的电磁阀;
所述冷源模块能够为第一连接通道、第二连接通道提供冷却水或者冷却气体,冷源模块能够从第一回收通道、第二回收通道回收热交换后的冷却水或者冷却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冷源模块为第一连接通道、第二连接通道提供冷却气体;冷源模块能够从第一回收通道、第二回收通道回收热交换后的者冷却气体;冷却板内部还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通道连接的排气模块;所述排气模块包括排气通道以及与排气通道连接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上设置有电磁阀;能够利用排气模块对冷却腔内部直接排放冷空气而改变冷却腔内部温度,更利于塑木粒子的冷却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能塑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能塑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26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