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路寰椎骨折复位固定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2643.1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5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银顺;陶晖;申才良;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银顺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赵中富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路 椎骨 复位 固定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路寰椎骨折复位固定器,包括: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相互搭接并在两者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和导向机构,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通过所述调节机构的驱动而相互贴合滑动以调节左固定件的外端和右固定件的外端之间的长度;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的外端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轴线与所在固定件的开孔位置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75°‑80°,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的外端对应所述固定孔的位置设置有加厚凸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能够通过穿过固定孔的固定螺钉连接寰椎的两侧侧块,进而通过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的滑动收缩将骨折的部位拉紧,使得骨折部位能够恢复并维持对合关系,达到治疗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路寰椎骨折复位固定器。
背景技术
寰椎由前弓、后弓和连接在前弓和后弓两侧的两个侧块构成,寰椎整体围成一个封闭的环状体。不稳定的寰椎爆裂骨折常致侧块向两侧移位,现多主张采用寰椎单椎节复位内固定方法来治疗,恢复上颈椎的生理功能。因为经口咽的前路手术极易造成感染、钢板外露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多采用后路手术。然而现有的各种后路复位内固定装置对寰椎后弓骨折较易复位,但对寰椎前弓骨折均难以达到理想的复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现有的复位固定器由于固定螺钉角度的问题,使得复位固定器会与枢椎椎板上缘碰撞,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因为复位固定器的弧度与寰椎后弓曲度不能做到完全一致,导致固定器会挤压寰椎后弓使后弓骨折移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后路寰椎骨折复位固定器,能够避免固定器与寰椎后弓的挤压,提升治疗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路寰椎骨折复位固定器,包括: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均呈弧形,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相互搭接并在两者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和导向机构,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通过所述调节机构的驱动而相互贴合滑动以调节左固定件的外端和右固定件的外端之间的长度;
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远离所述调节机构的外端均设置有用于穿设固定螺钉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轴线与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的矢状面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30°,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的外端对应所述固定孔的位置设置有加厚凸台。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相同方向的外侧设置有标识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能够通过固定螺钉连接寰椎的两侧侧块,进而通过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的滑动收缩将骨折的部位拉紧,使得骨折部位能够恢复并维持对合关系,达到治疗目的。
进一步,所述加厚凸台由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的内侧凸起,所述加厚凸台的厚度为3-5mm。设置的加厚凸台能够避免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的中部挤压寰椎后弓,提升了手术的有效性。
进一步,所述右固定件搭接在左固定件上方,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齿轮和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穿过所述右固定件与所述左固定件螺接,所述右固定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锁紧螺栓相匹配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齿轮相啮合的调节齿条,所述调节齿轮与所述锁紧螺栓的上端转动且不脱离的连接。通过调节齿轮和调节齿条的配合能够快速的将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拉紧,使得骨折部位被固定。
进一步,所述左固定件远离其外端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锁紧螺栓相匹配的螺孔。设在端部的螺孔使得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之间有更大的相对运动距离。
进一步,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沿所述左固定件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动槽,所述右固定件远离其外端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槽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穿过所述滑动槽且设置有卡肩,所述滑动槽的底部对应所述卡肩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滑动槽的宽度。滑动槽和滑块的配合使得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能够对齐滑动,不会产生偏转。
进一步,所述调节齿轮的上部伸出所述右固定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银顺,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银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26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