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间准直光学系统的耦合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1531.4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4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何婵;张强;汪保全;毛晶磊;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光创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2B7/00;G02B17/08;G02B27/3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周永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光学系统 耦合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间准直光学系统的耦合实现方法,应用于光学系统领域,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准直光精度不高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将准直透镜和金属壳体固定,从光口输入的光,通过准直透镜到达反射镜,光从反射镜返回,最终回到光口;通过调整光口和准直透镜的相对位置,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能量差异最小,从而获得较高精度的准直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系统的耦合技术。
背景技术
多通道接收光器件结构复杂,准直光系统才能符合复杂的光路要求。准直光的精度影响产品的耦合效率和品质,如何制备高质量的准直光是产品生产的关键。现有的光学系统结构及采用的光路如图1所示,包括:光接收器件11、汇聚透镜12、Z-Block 13、准直透镜14、光口15、金属壳体16、准直receptacle 17;光口15发出的汇聚光通过准直透镜14转化为准直光,准直光通过Z-Block 13分光后形成四个平行光路发出,经过汇聚透镜12后形成汇聚光到光接收器件11接收
现有生产工艺将14/15组装为整体器件,即准直receptacle 17,耦合时固定13和11,通过耦合17和12的相对位置,实现光路聚焦到接收器件。现有工艺存在的问题,购买17准直receptcle,价格较高。耦合17和12需要两个夹持,耦合两个器件,对工艺以及耦合治具要求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空间准直光学系统的耦合实现方法,采用反射镜将经准直透镜的准直光反射回到光口,从而得到较高精度的准直光。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间准直光学系统的耦合实现方法,包括:金属壳体、准直透镜、光口;首先将准直透镜固定在金属壳体外侧,然后在金属壳体中设置反射镜,来调整光口与准直透镜的相对位置。
具体的:光口输入的光经准直透镜后到达反射镜,反射光经准直透镜后到达光口;调整光口与准直透镜的相对位置,当光口输入的光与反射光的能量差异小于第一阈值,固定光口,完成光口耦合。
所述第一阈值为0.5dB。
还包括耦合调整Z-block的位置,具体的:将光接收器件根据设计位置直接装配固定,准直透镜出来的准直光,通过Z-block分光为4个通道准直光,通过反射镜将4个通道的光反射到光接收器件,调整Z-block的位置,监控Z-block出来的4个通道光能量大小,当Z-block出来的4个通道光能量相对入光插损小于第二阈值时,固定Z-block,完成Z-block耦合。
所述第二阈值为0.2dB。
还包括耦合调整汇聚透镜的位置,通过治具夹持汇聚透镜进行调整,当光接收器件响应度最大时,固定汇聚透镜,完成汇聚透镜耦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首先将准直透镜和金属壳体固定,接着采用反射镜对光口进行耦合:从光口输入的光,通过准直透镜到达反射镜,光从反射镜返回,最终回到光口,通过调整光口和准直透镜的相对位置,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能量差异最小,从而获得较高精度的准直光,从而完成光口的耦合;基于前面耦合得到的较高精度的准直光,使得后续能用简单工艺实现Z-Block耦合,汇聚透镜耦合;与现有生产工艺相比,本发明极大的减少了后段封装的难度,降低了物料和工艺的成本,非常有利于大批量的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的光学系统结构及所采用的光路;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准直光系统原理图;
图3为Z-block的装配原理图;
附图标记:21为本发明的光接收器件、23为本发明的Z-Block、24为本发明的准直透镜、25为本发明的光口、26为本发明的金属壳体、27为反射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内容进一步阐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光创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光创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15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环境承载力评估预警调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虫屎茶制作前用的原料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