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线轴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1406.3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4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吕碧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希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B22D17/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7 | 代理人: | 夏一鸣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西溪镇***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线轴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线轴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准备,铝合金材料的合金成分具有以下百分含量重量:Fe≤0.8%,Si≤0.50%,0.90%≤Mn≤1.35%,Mg≤0.25%,Cu≤0.15%,Cr≤0.05%,Zr≤0.03%,其余为铝;步骤二,压铸,将轧制铸锭在310℃至450℃下热轧以形成铝合金棒体,铝合金棒体的外径大于拟成型线轴外径的1.1‑1.2倍;步骤三,退火,对铝合金棒体进行再结晶并最终退火。本制备工艺制备的线轴其强度高,圆整度好,表面光洁且耐腐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高强度线轴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经轴,又叫线轴,纺织时用于固定经线,使经线按一定次序和间隔排列的横轴,经轴用于卷绕纺织品制造中的经纱、即经线束。纺织厂和编织厂尤其需要经纱,现有技术中,一种做法是,从筒子架中抽出一定数量的线,它们以带或窄带的形式缠绕到整经筒上,当经纱达到所需的长度时,也就是说线圈缠绕到一定数量时,窄带移动与它宽度相等的距离,并缠绕在到那时为止产生的线卷旁,在此过程中,整经筒套设在经轴上,由于技术的进步,现有的纺织设备逐步朝着大尺寸方向发展,以便更多的整经筒同步工作,对此,现有的经轴的长度需要增长,但现有的经轴制备工艺无法满足这种增长尺寸的经轴强度的要求。另一种做法则是,经轴运用于经编机等设备上,用于卷绕布卷,同样的,现有的设备有大型化趋势,经轴的长度需求也相应增大,对于其圆整度,表面光滑度和耐腐蚀性都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因此,如何制备高强度线轴成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强度线轴的制备工艺,由该制备工艺制备的线轴其强度高,圆整度好,表面光洁且耐腐蚀。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高强度线轴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准备,铝合金材料的合金成分具有以下百分含量重量:Fe≤0.8%,Si≤0.50%,0.90%≤Mn≤1.35%,Mg≤0.25%,Cu≤0.15%,Cr≤0.05%,Zr≤0.03%,其余为铝,其中,Mg和Cu的结合含量按重量百分比计满足以下关系0.2%≤Mg+Cu≤0.25%,并且铝合金材料中Mg含量大于Cu含量;
步骤二,压铸,将轧制铸锭在310℃至450℃下热轧以形成铝合金棒体,铝合金棒体的外径大于拟成型线轴外径的1.1-1.2倍;
步骤三,退火,对铝合金棒体进行再结晶并最终退火;
步骤四,拉伸,使用冲床对铝合金棒体拉伸加工,形成拟成型线轴所需外径的线轴坯体,并根据拟成型线轴长度要求将拉伸的铝合金棒体锯成拟定长度形成线轴。这其中,铬在铝中形成(CrFe)Al7和(CrMn)Al12等金属间化合物,阻碍再结晶的形核和长大过程,对合金强度具有较好的强化左右,还能改善合金韧性和降低盈利腐蚀开裂敏感性,钛则用于提高合金的机械性能。并且,在铝合金材料中融进铜,机械性能可以提高,但耐腐蚀性会下降,而且容易发生热间裂痕,铜含量超过0.25%可以明显增强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但Al-Cu的析出,压铸后会收缩,继而转为膨胀,使铸件尺寸不稳定,为抑制晶粒间的腐蚀而加入少量的镁,如果镁的含量过高,就会使流动性变差,而且也容易产生热脆性,冲击值也降低。同时,铝镁合金的耐腐蚀性好,但过高的镁含量具有热脆性,使得铸件产生裂纹,难以铸造,故如何使镁含量处于一个平衡点,是非常重要的,本发明给出了较为合理的比例限制。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步骤五,步骤四加工完成的线轴再次加热到85-95℃,然后将线轴浸渍在氯离子浓度为0.5%以下,pH值5~9,液温60℃以上的水溶液环境中1-3min,然后取出风干。通过上述处理,可以提高线轴在使用过程中的耐腐蚀性,尤其是对含有氯离子的环境中可避免发生点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希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希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14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