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水湖泊湖滨带复合生态修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7560.3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1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黄瑜;韦羡侠;麦格;赖斌;谢绍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2;C02F3/34;E02B1/00;E02B3/00;E02B3/02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卢颖 |
地址: | 530029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浅水 湖泊 湖滨 复合 生态 修复 方法 | ||
1.一种浅水湖泊湖滨带复合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水深1~4m,水质富营养化,底泥营养盐丰富,淤泥沉积20~40cm,受河道污水影响,水污染严重的区域作为修复区域;
(2)使用两栖式清淤机械沿岸边至湖中50~100米进行生态清淤,清淤深度为50±5cm;然后在修复区域底部由上而下设置植物种植土壤层、营养盐释放层;
(3)沿着修复区域边缘种植先锋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作为生物坝;在位于修复区域中部的植物种植土壤层上种植涵养沉水植物,靠近修复区域边缘的植物种植土壤层上种植挺水植物;
(4)在修复区域湖中由下而上依次投放微生物、底栖动物、贝类、鱼类、浮游生物和浮叶植物;所述的鱼类为鲢鳙鱼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水湖泊湖滨带复合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先锋沉水植物为苦草,种植于常水位面下2.0~3.0m,种植面积为修复区域的24%~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水湖泊湖滨带复合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挺水植物为芦竹、菖蒲中的一种,种植于常水位面下0.2~0.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水湖泊湖滨带复合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水植物为黑藻和穗叶狐尾藻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设置面积为修复区域的52%~6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水湖泊湖滨带复合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挺水植物为睡莲、王莲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水湖泊湖滨带复合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叶植物为浮萍、凤眼莲、莲藕或菱角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水湖泊湖滨带复合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栖动物为红虫,投放量为100ml/m2水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水湖泊湖滨带复合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为光合细菌,经过人工培养后加入水体中并附着在微生物附着基上,投放量为3×108cfu/cm3水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756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在叉车防护框上的灯架
- 下一篇:护壁哈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