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跨度超高支模实时动态监测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3834.1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0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卢娜;方源;覃春成;杜同健;覃万平;叶海生;黎超;李志伟;梁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08 | 分类号: | E04G11/08;E04G11/36;E04G13/02;E04G13/04;E04G17/00;E04G21/02;E04G21/08;G08B21/18;G01C5/00;G01L5/16;G01C9/00;G01C9/02 |
代理公司: | 广西曙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32 | 代理人: | 吴方圆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度 超高 实时 动态 监测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大跨度超高支模实时动态监测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准备,确定模板的施工参数;三维可视化模拟搭设,利用BIM进行模板可视化模型设计,定位弹线及架体搭设,通过BIM模型对立杆间距进行放样和弹线标记,并对立杆位置进行标记,完成后搭设架体;模板安装,浇筑墙柱混凝土,绑扎梁板筋,绑扎板板筋,加固梁边模板;布置监测系统,浇筑梁板混凝土,监测系统实时判定梁板混凝土的浇筑状态,若状态异常则停止浇筑,若状态正常则继续浇筑直至完工,养护及拆模;本发明提供的大跨度超高支模实时动态监测施工方法,能够对高支模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实时动态了解高支模系统的变形情况,实时反馈监测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板监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跨度超高支模实时动态监测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建筑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高大支模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安全风险也越来越高,高支模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高支模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过大变形或过大位移,诱发系统内钢构件失效或者诱发系统的局部或整体失去稳定,从而发生高支模局部坍塌或整体倾覆,造成施工作业人员伤亡。而高支模安全监测方法一直停留在传统的光学观测、人工报警的基础上。随着传感技术的进步,现在对高支模进行实时监测已成为现实。
如公开号为CN111272142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支模的沉降监测装置及方法”,将基准点设于下端伸入并固定于基岩层的立柱上,由地质性质稳定的基岩层支撑立柱,使设于立柱上的基准点不会因相应区域的软土层的沉降而沉降,从而确保基准点始终保持静止不动;将监测点设于高支模上随高支模同步沉降,并通过无人机、相机和激光测距仪的配合,先后在激光测距仪与基准点垂向距离为H的第二位置,通过激光测距仪对其与监测点的直线距离进行测量。
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高支模的异常监测较为复杂而且需要人工参与,无法做到实时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大跨度超高支模实时动态监测施工方法,旨在解决实时监测高支模施工过程中是否发生异常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大跨度超高支模实时动态监测施工方法,包括:
施工准备,确定模板的施工参数;
三维可视化模拟搭设,利用BIM进行模板可视化模型设计,建立BIM模型;
定位弹线及架体搭设,通过BIM模型对立杆间距进行放样和弹线标记,并对立杆位置进行标记,完成后搭设架体;
模板安装,安装梁底模板,铺楼板模板,绑扎墙柱钢筋,安装墙柱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复核;
浇筑墙柱混凝土,绑扎梁板筋,绑扎板板筋,加固梁边模板;
布置监测系统,浇筑梁板混凝土,监测系统实时判定梁板混凝土的浇筑状态,若状态异常则停止浇筑,若状态正常则继续浇筑直至完工,养护及拆模。
作为优选,所述布置监测系统的步骤包括:
将倾角传感器安装在模板的四角、长边处,将倾角传感器上的安装扣件固定在被测物的打磨部位,随后调整安装支架的定位螺钉,使倾角传感器尽量保持水平,将倾角传感器的初始测值调整接近零点;
将轴压传感器安装在模板顶托底部,安装轴压传感器时,在立杆顶部降下顶托,将轴压传感器安装在顶托与模板底梁之间,随后在钢管与传感器之间垫钢板,钢板厚度不小于10mm,再上紧顶托,使轴压传感器与立杆、模板受力在同一垂线上;
将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模板单元框架顶部的四角、四边中部以及中部受力部位,安装位移传感器时,将位移传感器支架上的扣件固定在所需监测的立杆上,在该立杆正下方的地面上设置靶点,调整位移传感器的位置,使位移传感器的激光束垂直打在靶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38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