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冶金机械配件连接轴套加工的智能测控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3177.0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8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顾海泉;张桂龙;许定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化市金牛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1/02 | 分类号: | B23P11/02;H05B6/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王慧敏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冶金 机械配件 连接 轴套 加工 智能 测控 加热 装置 | ||
1.应用于冶金机械配件连接轴套加工的智能测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控制端(100)、涡流加热组件(200)、测温机构(300)和轴套支撑组件(400),所述测温机构(300)的表面嵌入安装有突跳保护机构(500),所述加热控制端(100)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防护隔舱(120),所述加热控制端(100)的一侧设有与防护隔舱(120)相连通的氮气发生器(110);
所述涡流加热组件(200)包括支撑杆(210)和涡流线圈(240),所述涡流线圈(240)的输入端电连接有位于加热控制端(100)内部的涡流发生器,所述涡流发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所述支撑杆(21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加热控制端(100)的顶面和涡流线圈(240)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涡流线圈(240)的外侧依次套接有石棉套管(230)和隔热护层(220);
所述测温机构(300)包括支撑滑杆(310)、传导感温块(320)以及固定安装于传导感温块(320)一侧的热膨测温组件(340),所述突跳保护机构(500)嵌入安装于传导感温块(320)的一侧,所述传导感温块(320)的一侧固定黏贴有导热硅贴(330),所述传导感温块(320)的另一侧设有若干感温翅片(350),所述热膨测温组件(340)包括热膨反应缸(341)以及设置于热膨反应缸(341)内部的非金属液缸(342)、驱动杆(344)、运动电极块(346)和回复弹簧(347),所述非金属液缸(342)的内部填充有热膨液体(343),所述驱动杆(344)的一端滑动安装于非金属液缸(342)的内部,所述热膨反应缸(341)的内壁嵌入安装有电阻导条(345);
所述突跳保护机构(500)包括受热座(510)、突跳弹片(520)和电极座(530),所述突跳弹片(520)成弧形拱起状,且突跳弹片(520)的两端与受热座(510)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突跳弹片(520)和电极座(530)的端部分别与控制器输入端的两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冶金机械配件连接轴套加工的智能测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隔舱(120)为耐高温亚克力或钢化玻璃箱体结构,所述防护隔舱(120)的两侧开设有取料孔,所述氮气发生器(110)的输出端与防护隔舱(120)的内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冶金机械配件连接轴套加工的智能测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护层(220)、石棉套管(230)和涡流线圈(240)呈螺旋状,所述轴套支撑组件(400)包括支撑架(410)以及固定安装于支撑架(410)内侧的输送轨(420),所述输送轨(420)的表面滑动安装有轴套卡块(430),所述输送轨(420)和传导感温块(320)位于涡流加热组件(200)的内侧,所述轴套支撑组件(400)为非金属材质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冶金机械配件连接轴套加工的智能测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滑杆(310)的一端设有与加热控制端(100)顶面固定连接的支杆,所述支撑滑杆(310)的一侧与支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传导感温块(320)的表面呈弧形结构,所述导热硅贴(330)为导热硅脂涂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冶金机械配件连接轴套加工的智能测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液缸(342)的内侧设有多个液管,且各液管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驱动杆(344)的一侧设有若干与非金属液缸(342)液管相适配的插杆,所述热膨液体(343)为煤油液体,所述回复弹簧(347)的两端分别与热膨反应缸(341)的内壁和驱动杆(344)的一侧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冶金机械配件连接轴套加工的智能测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电极块(34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性碳刷导头,所述弹性碳刷导头的另一端与电阻导条(345)的表面滑动贴合,所述电阻导条(345)为电阻条结构,所述电阻导条(345)的一端和弹性碳刷导头的端部分别与控制器输入端的两极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化市金牛机械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兴化市金牛机械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317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壤养分反演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下一篇:一种基于红外点温仪的测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