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精类聚合物薄膜电极、其制备方法、其包含的聚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3135.7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4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云;魏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1/64;C08F220/58;C08F226/06;C08F22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黄谦;张函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类聚 薄膜 电极 制备 方法 包含 聚合物 及其 用途 | ||
1.一种紫精类聚合物薄膜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导电性的透光电极以及覆盖于所述透光电极表面的甲基丙烯酰基甘氨酸-二烯丙基紫精聚合物薄膜,其中,
当所述聚合物薄膜电极被施加-0.5伏电压时,所述甲基丙烯酰基甘氨酸-二烯丙基紫精聚合物薄膜在其最大发射波长540nm处具有荧光发射峰;当所述聚合物薄膜电极被施加-0.7伏电压时,所述甲基丙烯酰基甘氨酸-二烯丙基紫精聚合物薄膜在540nm处的荧光发射峰强度下降至少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精类聚合物薄膜电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聚合物薄膜电极被施加-0.7伏电压时,所述甲基丙烯酰基甘氨酸-二烯丙基紫精聚合物薄膜的颜色转变为深紫色;当所述聚合物薄膜电极被施加-0.5伏电压时,所述甲基丙烯酰基甘氨酸-二烯丙基紫精聚合物薄膜的颜色转变为无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紫精类聚合物薄膜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导电性的透光电极为氧化铟锡电极或氧化铟氟电极。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紫精类聚合物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甲基丙烯酰基甘氨酸、二烯丙基紫精、过硫酸钠以及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溶于水中得到反应预备液;
在惰性气氛中,在具有导电性的透光电极的表面上涂覆所述反应预备液,在室温下经过0.5-2小时后完成聚合反应,在透光电极的表面上形成甲基丙烯酰基甘氨酸-二烯丙基紫精聚合物薄膜;
将表面上形成有甲基丙烯酰基甘氨酸-二烯丙基紫精聚合物薄膜的透光电极浸入水中以去除未反应的化学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预备液中,甲基丙烯酰基甘氨酸和二烯丙基紫精的质量比为25:1~25: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甲基丙烯酰基甘氨酸和过硫酸钠的质量比为25:1~25: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甲基丙烯酰基甘氨酸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00:1~25: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甲基丙烯酰基甘氨酸和二烯丙基紫精的质量比为25: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甲基丙烯酰基甘氨酸和过硫酸钠的质量比为25: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甲基丙烯酰基甘氨酸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50:1。
11.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紫精类聚合物薄膜电极在氧化性物质检测中的应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性物质为高锰酸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31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