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识别的防伪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3128.7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2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魏华;李小东;黄红波;黄子文;陈芷彤;黄子惠;黄子强;黄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富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50 | 分类号: | C09D11/50;C09D11/107;C09D11/102;C09D11/037;C09D11/0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熊思远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防伪 油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防伪油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易识别的防伪油墨及其制备方法。防伪油墨包括以下组分:自交联阳离子硅丙乳液、环氧丙烯酸树脂、姜黄色素、pH调节剂和溶剂。所述防伪油墨的防伪辨认方法简单,快捷,易于识别,且具备较好的稳定性,能够适应于实际防伪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伪油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识别的防伪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防伪油墨就是在常规油墨的基础上加入其它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以起到防伪作用,防伪油墨已成为防伪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防伪油墨主要包括有荧光油墨、反应变色油墨、防涂改油墨、纳米油墨、智能防伪油墨和红外油墨等,每种防伪油墨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仍具有改善的空间,需要进行持续的研究和完善。
其中反应变色油墨还可划分为热敏油墨、湿敏油墨和化学反应变色油墨(即所加入防伪材料为遇酸、碱性物质发生变色),但此类油墨通常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同时检测也不方便,限制了此类油墨的应用和发展。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更易识别且稳定的防伪油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易识别的防伪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防伪油墨的防伪辨认方法简单,快捷,易于识别,且具备较好的稳定性,能够适应于实际防伪的需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伪油墨,包括以下组分:自交联阳离子硅丙乳液、环氧丙烯酸树脂、姜黄色素、pH调节剂和溶剂。
本发明所述防伪油墨属于反应变色油墨的一种,利用姜黄色素在碱性条件下呈红色,在酸性环境下呈黄色的特性,将其作为防伪油墨中的防伪色素。由于传统油墨为了实现较好的印刷效果,需将油墨的pH值调节至碱性(pH值约为8-9),本发明也采用pH调节剂将油墨调节至碱性,因此所述防伪油墨及其形成的油墨涂层均呈碱性。所述防伪油墨的防伪原理在于,当用酸性物质(如食醋,柠檬水)与所形成的油墨涂层接触时,可使涂层颜色由红色变为黄色或橘黄色;由于皮肤和所分泌的汗液均为弱酸性(pH=4.5-5.5),在用皮肤(如手指皮肤)对油墨涂层进行按压数秒后,也能使涂层颜色由红变黄。
为了使该显色效果能够快速呈现,本发明在防伪油墨中加入自交联阳离子硅丙乳液,自交联阳离子硅丙乳液具有自交联特性,热和碱性成分均可促进其发生交联反应,不仅增强了涂层的成膜效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涂层表面的碱性降低,使其在遇酸变黄的显现效果更为快速和明显。
优选的,所述姜黄色素选自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或双脱甲氧基姜黄素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溶剂选自乙醇、正丁醇、醋酸乙酯、醋酸丁酯、醋酸异丙酯、甲苯、二甲苯、丁酮、丙酮或水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防伪油墨的pH值为8.0-9.0。
优选的,所述防伪油墨还包含有稳定剂,所述稳定剂为茶多酚、氧化锌和聚氯乙烯的组合。由于姜黄色素对光极不稳定,在日光或下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分解,导致显色效果的变差。为了提高姜黄色素对光的稳定性,本发明发现将茶多酚、氧化锌和聚氯乙烯复合得到稳定剂,能够对姜黄色素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
更优选的,所述稳定剂中茶多酚、氧化锌和聚氯乙烯的质量比为(2-3):(0.5-1):(0.5-1)。
更优选的,所述防伪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自交联阳离子硅丙乳液20-40份、环氧丙烯酸树脂30-45份、姜黄色素15-20份、稳定剂3-8份、溶剂80-15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防伪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自交联阳离子硅丙乳液、环氧丙烯酸树脂、姜黄色素、稳定剂与溶剂混合,加入pH调节剂,研磨,制得防伪油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富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富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31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