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滑移接触式中心杆导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1677.0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9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余波;陈领;谢和平;高明忠;何志强;杨建平;吴年汉;李聪;李佳楠;杨明庆;徐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622;H01R13/623;H01R13/639;H01R24/00;E21B47/00;E21B47/12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谢一平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滑移 接触 中心 导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旋转滑移接触式中心杆导电装置,包括第一导电机构、第二导电机构、第一中心杆、第二中心杆,所述第一中心杆与第二中心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中心杆内设置有与第一导电机构对应的安装槽A,所述第二中心杆内设置有与第二导电机构对应的安装槽B,所述第一中心杆与第二中心杆连接时使第一导电机构与第二导电机构之间压紧配合形成接触连接结构。本发明可避免与外界钻井液等流体接触,保证了良好的绝缘性;建立起了稳定的地面与井底的信息、电力传输通道;完善了电缆对接不成熟的问题,突破了传统钻杆通电仅能实现弱电信号传输的限制,从而实现了良好的电力和信号传输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滑移接触式中心杆导电装置。
背景技术
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石油需求大幅增加,开采精度和速度成为钻井采油技术的必然要求,而对于钻井技术,现在比较先进的是随钻测井(LWD)、随钻测量(MWD)。随着钻进技术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的探测器、仪器仪表、传感器应用于井下钻进技术,这些设备工作时都需要消耗大量电能,而目前信号传输采用最多的是电磁波、声波和泥浆脉冲法,但是电磁波的信号传输衰减特别的快,声波传输易受干扰,泥浆脉冲传输速率太低所以都不稳定不适用;电能的传递现在采用最多的是井底发电机或预先准备的电池,虽然也有在钻杆内壁或者外壁吊电缆线,把电缆分截成段铠装在钻杆内,但是电缆与电缆的对接技术还不成熟,所以,要想实时了解地下油藏情况、钻头的磨损情况、钻进是否按照预定轨迹进行、井下电力设备能否具有充足的电能,就必须建立起稳定的地面与井底的信息、电力传输通道。
目前对于井下的电力传输,只针对钻杆或钻柱进行了相关研究,其直径通常大于100mm,采用导线对接法可以同时实现传输电力和信号。而对于在取心器中心杆进行电力和信号传输的设计则未曾见相关研究,中心杆直径通常在35mm以下,不同于钻杆或钻柱在工作中需要旋转钻进,中心杆只进行轴向的抽拉动作,但其极小的尺寸限制导致要在其中进行电力输送会极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旋转滑移接触式中心杆导电装置,可实现电力在中心杆内部输送,避免与外界钻井液等流体接触,保证了良好的绝缘性;两个导电机构随着中心杆连接的同时完成对接和电力导通,建立起了稳定的地面与井底的信息、电力传输通道;完善了电缆对接不成熟的问题,突破了传统钻杆通电仅能实现弱电信号传输的限制,从而实现了良好的电力和信号传输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上述一种旋转滑移接触式中心杆导电装置,包括第一导电机构、第二导电机构、第一中心杆、第二中心杆,所述第一中心杆与第二中心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中心杆内设置有与第一导电机构对应的安装槽A,第一导电机构安装在安装槽A中,所述第二中心杆内设置有与第二导电机构对应的安装槽B,第二导电机构安装在安装槽B中,所述第一中心杆与第二中心杆连接时使第一导电机构与第二导电机构之间压紧配合形成接触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机构包括尾座A、导电组件A、弹性组件A、套筒A、滑移座A、导电组件B,所述尾座A与套筒A的尾部连接将套筒A的尾端封住,所述滑移座A与套筒A滑动连接,所述弹性组件A设置在尾座A、套筒A、滑移座A围成的腔体内,所述弹性组件A的两端分别与尾座A、滑移座A相接触,所述导电组件A的一端安装在尾座A的中心,所述导电组件A的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过滑移座A的中心;所述导电组件B包括环状体和杆状体,杆状体连接在环状体上,所述尾座A对应杆状体的位置有通孔,所述导电组件B的环状体安装在滑移座A的正面,导电组件B的杆状体穿过滑移座A进入尾座A、套筒A、滑移座A围成的腔体内并可活动地穿过尾座A,导电组件A与导电组件B相互之间不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组件A呈杆状,所述导电组件A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导电组件A的带螺纹一端安装在尾座A的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A外圆柱面上设有平面,所述第一中心杆的安装槽A中设有相适配的平面,形成第一导电机构的定位并防转组合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尾座A、套筒A、滑移座A均为绝缘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16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