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钛合金零件表面电弧烧伤缺陷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1544.3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1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彦;胡婷婷;李晨;白亚波;段战峰;程文静;付宇;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2 | 分类号: | G01N1/32;G01N1/34;G01N1/2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陈翠兰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钛合金 零件 表面 电弧 烧伤 缺陷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钛合金零件表面电弧烧伤缺陷的检测方法,属于电弧烧伤检测技术领域,首先对钛合金零件表面的感应线圈影响区进行除油,因为零件表面油污除油不干净,溶液不会浸润零件表面,也就无法实现对表面电弧烧伤的检查。除油是为后续电弧烧伤检查做准备,即提供一个洁净的、且可和烧伤检查溶液发生反应的表面。采用化学方法对容易出现电弧烧伤的区域进行检查,可有效识别并排除任何有电弧烧伤的零件,从而确保了发动机的可靠性及安全性。避免了将带有烧伤缺陷的零件装入航空发动机,杜绝了因烧伤导致的零件疲劳断裂失效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弧烧伤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钛合金零件表面电弧烧伤缺陷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上的钛合金零件采用高频感应钎焊工艺对其局部区域进行钎焊,钎焊过程中若感应线圈接触到零件表面,就会在零件表面形成电弧烧伤缺陷。零件后续机械加工或手工抛修后经目视无法有效识别该烧伤缺陷,导致带有缺陷的零件装入发动机。该烧伤缺陷因冶金组织疏松导致零件性能降低甚至疲劳失效,给发动机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带来极大危险。目前并未有针对钛合金零件表面电弧烧伤缺陷检测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钛合金零件表面电弧烧伤缺陷检测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钛合金零件表面电弧烧伤缺陷的检测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钛合金零件表面电弧烧伤缺陷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钛合金零件焊接表面的感应线圈影响区进行除油;
步骤2)对除油后的感应线圈影响区依次进行化学溶液擦洗、去离子水擦洗、去离子水浸渍清洗和干燥;
步骤3)对干燥后的钛合金零件表面进行电弧烧伤缺陷检查,直至钛合金零件表面无缺陷。
优选地,步骤1)中采用丙酮进行擦拭除油。
优选地,步骤2)中,化学溶液由缓蚀剂、氢氟酸和去离子水组成。
优选地,化学溶液中,缓蚀剂的质量百分数为5~10%;
氢氟酸的浓度为50~60g/L。
优选地,化学溶液擦洗是在室温下擦洗20~30s。
优选地,化学溶液擦洗和去离子水擦洗均采用干净的脱脂棉进行蘸取擦洗。
优选地,步骤2)中,去离子水的电导率小于等于20μs/cm。
优选地,步骤2)中,去离子水的擦洗时间为15-30s,去离子水浸渍清洗的时间为0.5~1min。
优选地,步骤2)中,采用洁净干燥的进行干燥。
优选地,步骤3)中,电弧烧伤缺陷检查是在至少500Lx的照度下进行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钛合金零件表面电弧烧伤缺陷的检测方法,首先对钛合金零件表面的感应线圈影响区进行除油,因为零件表面油污除油不干净,溶液不会浸润零件表面,也就无法实现对表面电弧烧伤的检查。除油是为后续电弧烧伤检查做准备,即提供一个洁净的、且可和烧伤检查溶液发生反应的表面。采用化学方法对容易出现电弧烧伤的区域进行检查,可有效识别并排除任何有电弧烧伤的零件,从而确保了发动机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本方法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钛合金零件上电弧烧伤的检查,避免因烧伤导致的材料冶金性能降低,或严重烧伤时导致的零件疲劳断裂失效故障,能够有效识别高频感应钎焊过程中因感应线圈接触零件导致的电弧烧伤,避免了将带有烧伤缺陷的零件装入航空发动机,杜绝了因烧伤导致的零件疲劳断裂失效故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15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